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龍洲公路竟是侵華日軍要求建設的?背後還有70多年曆史?經常走龍洲公路的順德小夥伴,關於它的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根據1940年8月繪畫的龍洲公路規劃線路圖,當時設計的線路走向是從龍江大壩起東南行,沿勒流、大晚、黃連、黃麻涌、羊額、北海、倫教,跨南順公路(即今白陳路和105國道林頭至大良段的前身),過荔村、熹湧、霞石、雞洲,至大洲口。

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1940年8月繪畫的龍洲公路規劃線路的局部。↑

不說不知道,這條“龍洲公路”竟然是侵華日軍要求建設的,視之為軍運道路,以聯通南順公路和江佛公路(即舊325國道前身)。日軍要求必須經過黃連、羊額、倫教、荔村至大洲海口,估計是因為這幾個地方的經濟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為了儘快修築成功,路線走向大多是利用原有的堤圍做路基。由於受到人民的抵制,這條公路最後沒有建成。

現在的龍洲公路雖然仍然是龍江至大洲,但具體走向完全不一樣。那是改革開放後順德開展交通大建設的產物,是當年“三路八橋”工程之一。可是,該路原來規劃時名稱、走向和等級都不同於現在。

據1991年初順德縣政府的文件,當時規劃興建的是“中線公路”,從大洲三善大橋向西經勒流轉向南,直到均安太平墟,全長34公里,路寬18米。

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1940年順德“龍洲公路”事件,關於這段歷史你知道多少?

1991年下半年,規劃作了調整,以勒流為支點,繼續西延,經西安亭大橋達至龍江,與325國道相接,成為Y形線路。後來路寬增加至24米,均安段的走向作了調整,從七滘向東南延伸至中山古鎮。

1993年,順德市計劃委員會向省請示,再將道路提高等級,路寬擴至35米

1994年中線公路基本建成,把東西走向(大洲-勒流-龍江)的一段稱為龍洲公路,勒流百丈至均安走向的一段稱為百安公路。至此,真正的龍洲公路在順德地圖上出現了,寬闊、平直,兩旁綠樹成蔭,

簡直就是一條風景線

2011年9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決定對325國道改線,龍洲公路成為國道的一部分。對於經歷過1940年“龍洲公路”事件的老人來說,這可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