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全国已建成266个节水型县(区)

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刘一荻)记者获悉,日前,水利部发布2020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提出全面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大力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按照北方地区不少于40%、南方地区不少于20%的要求,推动各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达标建设。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水利部将开展第三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名单,目前全国已建成266个节水型县(区)。

水利部按照自评、技术评估、验收、公示、复核等程序,从严从实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工作,分别对2017年度备案的65个县(区)和2018年度备案的223个县(区)进行全部复核。水利部先后派出了38个工作组,对随机抽取的70个县(区)进行现场核查。根据复核结果,水利部于2019年3月和10月公布了两批共266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不少节水型县(区)因地制宜,在提升社会节水意识、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设模式和建设经验。通过强化用水定额与计划用水管理,大部分节水型县(区)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数量占比达到100%。推进水价改革后,90%以上的县(区)实行了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此外,记者了解到,节水型县(区)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和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平均建成率超过50%,节水型居民小区平均建成率25%。

下一步,水利部将根据各地进展情况,加大指导和培训力度,要求节水型县(区)巩固建设成果,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部将开展三年一复验“回头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