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是“惡”

無知是“惡”

“無知即罪惡”。

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因為你的愚昧無知,而犯下過錯。

遠比那些因為邪惡而犯下的過錯,要多得多。

缺乏智慧,是一種無知。

無知是“惡”

智慧,關乎人的身心行為、成長。

人生宇宙,有其運行的規律和真相的學問。

中國名之曰“道”。

以儒釋道醫易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精華。

西方,表現為宗教、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

人類的歷史文化也都是道的宏觀和具體的體現。

沒有了智慧,人就容易犯糊塗。

即使學習了很多語數外之類的學科知識。

專業或是駁雜的知識,都是缺了根本。

無知是“惡”

以前零星知道一點有關上述方面的知識。

卻不能形成鮮明的印象。

常常渾渾噩噩不知所措,以致煩悶壓抑。

以至經年累月,長此以往,終於把身體給弄得虛敗了。

身體很虛,怕寒,腰背痠痛,腸胃不適。

頭腦常常不清爽,精神不振,整個人情志也不佳。

也就沒有什麼心氣志向。

專門去看了醫生,在家調養了一個月左右。

堅持吃中藥,改掉那些不良習慣,注意飲食,睡眠,適當鍛鍊。

無知是“惡”

身心是一個人的根本,需要有專門的調養。

中醫可以使人體身心健康與保健。

可以瞭解人和天地時節運行規律。

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

是人體內外的陰陽五行相互聯繫的系統整體觀念。

如果能早些瞭解一點相關知識。

知曉有關身心健康的利害關鍵。

也不至於步入如今的這般囧境。

無知是“惡”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古代的讀書人,多能同時精通或知曉醫理養生方面的學問。

道家思想,本來就是從為了保全人的身心而產生和發展的。

佛法修證則直接立足心性的最根本處。

治癒了妄想煩惱之心、也就恢復了清淨光明的心性。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無知是“惡”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與《黃帝內經》都有甚深淵源。

傳統文化裡的學問涉及身心、德行、情志,為人處世等許多方面。

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有機的智慧整體。

傳統文化在這些方面表現地深刻細緻,廣大精微。

且總有一脈相承的根本可循。

以儒釋道醫易為主的傳統文化。

是一門有關人的身心健康與發展,為人處世的學問。

雖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許多愚昧。

但正本清源,依然是滿滿智慧的流露。

無知是“惡”

智慧之學,關乎安身立命。

我當終身學之。

無知即是罪惡。

無有智慧的光明,就容易落入黑暗迷霧籠罩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