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頭條@荷蘭在線 今日論點

文/荷蘭在線中文網

音頻/伍東昇



現在荷蘭雖然不是最嚴重的疫情爆發國,但是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自覺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這是減少社區傳播的正確且必要做法。


不過,目前看來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只是讓爆發曲線變得平緩的緩兵之計,為現有的醫療系統和資源“爭取時間”


研究表明,只有立即並嚴格地保持社交距離,才能有所成效。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間,美國政府在費城和聖路易斯實施了關閉學校、取締公眾集會等社交疏遠干預措施,然而,費城將這些措施的啟用推遲了5天,使得傳染率翻了三至五倍,相反,聖路易斯對疫情反應得更加迅速,令當地降低傳染率的措施卓有成效。另外,一些城市在解除社交疏遠控制後,出現了第二次流行高峰,這是因為,原本被保護起來的易感人群因控制的解除而暴露在外界。

-- 維基百科


所以,在現階段要想從根本上應對目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必須要從快速增加對口醫療資源、採取有效的檢測與治療手段、研發可用於全球接種的疫苗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荷蘭在線中文網的頭條賬號介紹了荷蘭醫療相關力量在探索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方面,做出的一些努力和進展。


荷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自主研發呼吸機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除了口罩,呼吸機也成了緊缺的醫療設備之一。


3月中旬,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臨床技術專業的30名碩士生開始了自己的設計。他們用不到三週的時間,自主研發出適用於新冠病毒患者的呼吸機。經初步測試,通過這個呼吸機,空氣能夠平穩地進出人體肺部。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醫療用呼吸機


荷蘭衛生部已經表示要訂購500臺這個設備,從本週開始,這個由高校自主研發的呼吸機即將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校區的公司投入生產。


由於世界範圍內的緊張局勢,現如今,不僅呼吸機本身,零部件現在也很難買到。參與呼吸機設計研發的一名學生Ottenheym解釋說,他們的零部件全部來自荷蘭當地的現貨庫存。


Sesmu Arbous是萊頓大學醫學中心IC的麻醉學家兼強化醫師。她和她的同事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項目密切相關,學生們製作的設備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rasmus MC的技術醫生Peter Somhorst也對這群學生讚賞有加:


“許多製造商一直也在研發呼吸機。而這個設備是在僅2.5周的時間裡,由不具備任何製造商經驗的一群學生,憑自己所學知識研發出來,這當然是非常聰明的。”


即使這些呼吸機不用於荷蘭當地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塞姆和彼得兩位醫生仍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項目。它可以進一步發展,並且現在呼吸設備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有很大的需求,在世界某些地區需求量可能會猛增。


目前,英國已經向該校預定了8000臺呼吸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還準備在線公開自制的呼吸機信息,以便其他擁有本國境內組件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根據代爾夫特模型建造呼吸設備。


荷蘭醫療技術公司使用X射線檢查新冠肺炎

一般來說,檢測COVID-19的首選工具是RT-PCR測試和CT掃描,而不是X射線。


但在資源有限的國家/地區,X射線檢測比CT掃描要容易得多。


專門從事結核病篩查的荷蘭公司Thirona和Delft Imaging對基於X射線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了優化,用來尋找與冠狀病毒相關的肺損傷,因此如今X射線成為對抗COVID-19的有用工具。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彩色的肺部成像


他們所使用的CAD4COVID系統,能通過產生0到100之間的分數,表明冠狀病毒相關異常的程度,並通過熱圖顯示相關情況。這套系統可以幫助篩選新冠肺炎病例,並指出受影響的肺部組織。使用這個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分析X射線圖像,旨在支持醫療專家管理新冠確診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代爾夫特成像公司10年來一直使用人工智能來識別結核病,這一系統在全球範圍內都在使用,尤其是在資源匱乏的國家。


為了儘快結束這場蔓延全球的流行病,代爾夫特成像公司決定為醫院免費提供CAD4COVID。目前至少有100家醫院將使用該系統,而且Thirona公司正在開發的一個類似的CT掃描分析系統將於近期推出。


伊拉斯謨大學醫院測試血漿傳遞免疫力

利用血漿中的抗體減少死亡率的方法在十幾年前的流行性疾病治療中就有跡可循。


“在2003年SARS流行期間,利用從SARS中康復的人的血漿進行了一些小型研究。這些研究表明,施用含抗體的血漿可減少死亡機會。這可能有助於減少住院時間和減少病毒數量。”

————Erasmus MC研究團隊負責人巴特Bart Rijnders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血液


面對新的傳染病,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Erasmus MC)已經開始了一項新的病毒抗體的測試,以瞭解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力 ,以及免疫力是否可以通過血液中的抗體傳遞 。


傳染病學家巴特·裡恩德斯(Bart Rijnders)和他的同事正致力於研究血漿中含有抗體的血清是否可以用作藥物,這在人類中還不確定。但是伊拉斯謨醫學中心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猴子血液製造的抗體可以殺死病毒。


據NOS報道,一名新冠患者現在已經接受了另一名已康復患者的血漿,這種治療方法是否奏效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不顧裡恩德斯(Rijnders)表示,只要正確地收集和輸入血清,這將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


因為血清是血液的一部分,只不過裡面含有抗體,所以這種方法與輸血相似,重要的是患者要接受同屬自己血型的血清。在輸血時,供血者的兩隻手臂都插上針頭,血液從一隻手臂流到將血漿與血細胞分離的裝置,這些血細胞通過另一隻手臂回來,為了確保血漿迴流,還會適當注入鹽水。


在國際上,許多醫院正在就這種治療方式是否有幫助進行小型研究,荷蘭的伊拉斯謨大學醫院希望成為第一個進行大規模科學研究的醫院。


疫苗開發的國際合作

由於研製疫苗是一個"複雜的國際進程"。為了確保荷蘭的知識、經驗和設施儘可能有效地被運用在疫苗研發當中,總部設在荷蘭赫爾倫市的國際化工原料和醫藥集團CEO“費克·西貝馬斯”,在三週前被任命為荷蘭應對冠狀病毒特使。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之後在4月13日,四位分別來自荷蘭瓦赫寧根生物獸醫研究(Wageningen Bioveterinary Research)和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及其病毒科學部門(Erasmus MC)的代表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研究機構聯合簽署了《合作開發COVID-19疫苗的公開聲明》,宣言如下:


我們是科學家、醫生、資助者和生產商。在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協調下,我們作為國際合作的一部分共同努力,促進加快獲得COVID-19疫苗。雖然開發出通用疫苗需要時間,但疫苗最終可能有助於控制這場全球大流行。在此期間,我們歡迎採取社區干預措施,以減少病毒傳播,保護包括弱勢群體在內的人們,並承諾將利用通過廣泛採取這類措施所贏得的時間來儘快開發疫苗。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已經在進行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協作、合作和數據共享。我們相信這些努力將有助於減少效率低下和重複勞動問題,我們將不懈努力,提高在未來不久向所有人提供一種或多種安全有效疫苗的可能性。

《合作開發COVID-19疫苗的公開聲明》


就在該項合作開發疫苗的聲明簽署之後,昨天(4月16日)荷蘭公共衛生、福利和體育大臣於戈Hugo de Jonge宣佈,荷蘭政府將出資5000萬歐元(約合3.8億人民幣),用於冠狀病毒疫苗的國際研究。這筆款項將捐給防疫創新聯盟(CEPI),這個組織通過捐款資助疫苗的獨立研究。


CEPI預計今年需要約8.75億美元(約62億人民幣)用於研究。其中約80%已經籌集到,這主要歸功於歐盟成員國的捐款。據荷蘭衛生大臣於戈稱,到2021年開發疫苗還需要高達10億美元,荷蘭還將投資下一個研究階段。


疫情當前,荷蘭作為歐洲醫療系統相對完善的國家之一,即便自身遭遇疫情衝擊,仍然堅持開放技術、分享經驗、投入資金為抗擊病毒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社會中的許多人不只是在“等待好轉”。


我們需要知道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明白如果沒有醫護人員在前線的工作、醫學研究的海量投入和後勤物料的持續支持,這場疫情不會因為我們待在家裡保持了“社交距離”而自動消失、永不再來。


呼籲當地政府為一線醫護與科研力量提供支持,參與全球合作研發新設備、新療法、新疫苗,才是目前攻克全球流行病的關鍵。


荷蘭花市:歐洲疫情的料峭一隅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點擊上方文字查看相關文章

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唐寶”,如何讓唐氏徵群體過想要的生活

西方國家的“社交隔離”會不會讓疫情自動消失?

點擊上方文字查看相關文章


關注@荷蘭在線,瞭解更多真實的歐洲資訊。(本文經授權發佈在今日頭條平臺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