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成農村宅基地入市麼

你贊成農村宅基地入市麼

改革開放四十年,體制機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為什麼不動農民宅基地這塊奶酪。

不是我不明白,只是這世道變化快。改革開放以來,神州大地從體制機制到發展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企改制、戶籍改革、就業改動、住房分配改變等等,系列改革催生國富民強。可為什麼不動農民宅基地這塊奶酪?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口子不能開,要嚴格守住土地所有制的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不能把集體所有制改沒了、耕地改少了、農民利益受損了。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這是當前的基本思路,考慮的是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耕地保護、農民利益。

人的問題,始終是鄉村振興第一位的問題。小小宅基地,可能會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四兩撥千斤的支點。

靠什麼挽救農村,人。#飛飛貓說話,說“新時代,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突破一些東西,實現人口自由遷移。否則,農村是難於振興的。”

家才是靈魂的歸屬,有自己房舍的地方才能稱之為家。而在農村,只有在宅基地上才能建房。靠什麼吸引人、留住人,宅基地是根本之策。“你放心,家都在這了,人還能飛了麼。”那個剛在城裡購房的電工大叔,幫我裝修房子時經常這樣對我說。我想,在農村同樣如此。

錢鍾書老先生說過,“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城鄉交流本就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順應他,小小宅基地就成了一個支點,一個城鄉交流互動、資源流進流出的支點;遏制他,正如當初農村人融入不了城市一樣,城裡人也不能真正融入農村,帶動農村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除了無汙染種養殖、林業、旅遊等生態產業外,我想宅基地無疑是另外一種不錯的途徑,享受鄉村好山好水好空氣就得付出必需的價位,而不是低廉的價碼。促進城市居民的迴歸,加大城鄉文明交流,提升農村教育、醫療等短板,讓城市文明直接帶動農村發展。我想,宅基地無疑又是其中最大的障礙。也正因為農村教育、醫療的短板,農村女青年才會要求農村男青年不僅在農村要有房、還必須要在縣城買套房;也只有通過市場提升農村宅基地的價碼,讓其成為一種相對稀缺資源,讓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它,才能徹底扭轉農村空心的現狀。

2019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提質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通俗的講,就是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那麼村集體就可以把這塊地變為建設用地,然後交易出去,用於工業、商業用途的項目建設。“這是提高經濟效率和全員勞動力生產率的關鍵制度。必除須破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信息匯聚的良性循環”。這是對此的高度概括。

放開宅基地,讓其在市場上放飛,讓需要他的人在此安放靈魂,讓捨棄他的人獲得高飛的資源,這是一種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也是這一制度設計的出發點。

城鎮化是大趨勢,農村人口減少是大潮流。但人多地少的實際、五千年農耕文化、近乎斬不斷的鄉愁、大都市的缺陷,決定了城鎮化在某個程度會有曲折反覆,也可能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這決定了,中國不是單一的城鎮化,是城鄉統籌的一體化;中國的農村,不僅僅是人煙稀少的大農場,也是煙火紛飛的大世家。放開宅基地,讓需要他的人在此安放靈魂,讓捨棄他的人獲得高飛的資源,讓農村吸納更多的人才、資源和文明,打開與城市文明直接對話的窗口。這不論對城鎮化,還是鄉村振興都意義重大。

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是當年人民在實踐中的偉大創舉。這個創舉也可應用到農村宅基地上,讓每個人對自己的宅基地有充分的、直接的支配權、處置權、買賣權,像轉讓商品房一樣轉讓農村宅基地,無疑能極大提升農民資源性收入,無疑能最便捷的帶動城裡人的迴歸,無疑能最有效的促進資金資源流入農村。這也算是對幾十年來對國家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想跳出農村或已經跳出農村的農民一種補償吧。不要擔心農民利益會受損,新時代的農民種過田也進過城,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如何選擇,是去是留、是進是退,全憑個人意願。就算後悔了,也可再買回來,當然這是後話。同樣,村集體也可統一規劃拍賣一批宅基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