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的《小松》成長過程中有怎樣的經歷?

用戶7797575320432


前言

成長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少年時代就聲名鵲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在聲名顯赫之前都有一段漫長的道路。窮困潦倒淹沒在芸芸眾生中,完全不起眼,甚至被輕視。就像一棵剛出土的小松樹,淹沒在草叢之中,就算偶有路人瞧見,也不認識,直到松樹高聳雲端,人們才突然驚歎!

《小松》•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樹小時候在深深的蓬蒿之中成長,淹沒在草叢中看不出來,等發現時已經比那些蓬蒿高了,人們當時不認識松樹是可以高聳雲端的樹木,直到松樹高聳雲端,人們才開始驚歎。

結語

大多數人名人都曾經是一棵長在深深蓬蒿里的小松,一直默默無聞毫不起眼。周圍的人都比自己過得好,比自己優秀。自己通過漫長的歲月努力成長,漸漸的追上了周圍的人,超過了周圍的人,最終遠遠的把周圍甩在身後。站在了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上,然後開始進入大家的視線,開始被關注。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棵小松樹,都有直逼雲端的潛質,現在不從眾 ,就像小松小時候淹沒深草中一樣,只是成長的過程,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早晚會高聳雲端。


凌小松


《小松》是杜荀鶴的一首詠物詩,詩人借松寫人,託物言志,寓意深長。杜荀鶴出身寒微,嘗自謂“天地最窮人”,卻很有政治抱負,“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身謀”,“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四十六歲終舉進士,才華始為人知,人生經歷和小松何其相似 ,詠松明之。

一 心有凌雲志,不慕蒿離離

首句“自小刺頭深草裡”,出土小松,與蒿為鄰,小而不弱,志在凌雲;蓬蒿眼拙,嘲笑奚落,年年凌雲,高不及我;小松刺頭硬又直,不遺餘力朝天刺,日月精華雨露滋,蓬蒿唯有避不遲。

二 漸覺出蓬蒿,一覽眾草低

次句“而今漸覺出蓬蒿”,突出重圍超過蓬蒿,小松由小轉大,頭頂一片陽光,感謝冰雪,感謝雨露 ,感謝藍天,感謝白雲,感謝蓬蒿,感謝自己。人生自己選,何需怨蒼天。

三 昨天愛理不理,明天高攀不起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奉勸世人,眼界高遠,關心人才,保護培養,愛人者,人恆愛之,在一個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奉上愛心,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你給我轉發錦鯉,端底不能算是真正的喜劇。


秀雲涵天


小松

唐代: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沒有什麼樹生下來就是參天大樹。

小松剛從泥土裡長出來,被路邊的野草遮蓋了,沒有誰關注他,他默默的、堅強的生長著,沒有放棄,他知道,他是一棵松樹。

慢慢的,他的世界明亮了,在慢慢的生長中,他超過了以前看起來高高的蓬蒿。

是的,有些人不知道他是一棵會長成參天大樹的松樹,他在心裡默默為自己加油,相信有一天,他會是一棵高聳入雲的大樹。

人,有很多時候,是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的,哪怕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沒有誰發現你,認識到你的不同,你只能堅定不移的成長,讓自己強大,為自己活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你就是匹千里馬,等待著伯樂的發現。

自己千萬不能放棄,你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