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以来,瓮安法院在州中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力推动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理念更新、机制变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探索案件繁简分流,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办案效率,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工作格局。瓮安法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两个“一站式”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兄弟法院经验

2019年至今,瓮安法院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前往省内外兄弟法院考察学习建设经验,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要求,查找工作差距,学习“两个一站式”建设,为瓮安法院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二 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方案

汲取其他法院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本院工作实际,院党组及相关负责人多次召开会议,结合学习经验,拟定并不断调整“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最终制定了的建设方案

三 调整人员架构,壮大队伍建设

院党组结合审判执行工作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研究制定《瓮安县人民法院2020年人员配置方案》,在原有队伍基础上,增调9名员额法官、10名法官助理、6名派遣制工作人员到诉讼服务中心,凝聚力量组成38人的业务团队,加强诉讼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为“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人才力量。

四 加强与相关单位配合,形成化解合力强化诉前调解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诉前调解纠纷编号及相关工作的通知》法明传[2020]67号文件要求,在诉调对接管理系统立“诉前调”字号。同时与瓮安县信访局协调,成立“瓮安好商量协会驻法院工作站”,由“瓮安好商量协会”派驻调解员常驻法院,长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窗口部门在收到诉讼材料后,除依法不宜调解的案件外,积极引导诉前委派调解,加大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力度,促进纠纷及时、稳妥化解。

五 整合业务模块,打造工作格局

将执异审查、申诉(再审)复查、信访维稳、保全、对外委托、集中送达等业务下沉诉讼服务中心,普遍开通网上立案,全面推行跨域立案服务,探索案件繁简分流,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办案效率,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工作格局。

六 合理配置资源,组建五个案件办理单元

“执异审查及申诉复查组”由2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组成,专门办理执行异议类案件与负责申诉复查、再审审查工作。

“信访维稳及对外委托组”由2名法官助理组成,对接县信访部门,办理省、州、县交办的各级各类信访案件,并进行日常信访接待。

“窗口服务及诉讼引导组”由1名员额法官5名书记员组成,负责诉讼引导、释名、告知相关规定、材料收转、诉讼费缴纳、咨询查询、各类案件的登记立案,同时负责办理诉前财产保全、诉讼财产保全、仲裁财产保全、执行前财产保全、证据行为等保全裁定与相关数据的审核报送。

“速裁组”由8名员额法官4名助理及8名书记员组成,办理民商事简案(含司法确认案件),同时负责案件繁简甄别。

“集中送达组”由6名干警组成,负责开展全部民商事案件电子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外出直接送达、转交送达、线下保全裁定送达等工作。

七依托技术基础,构建送达主体系统

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为依托,构建一个完整的送达主体系统,利用“全国法院同统一达平台”或寻找第三方合作,开展全部案件的送达,实现送达的事项线上操作全覆盖和送达过程全留痕。

八 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

在诉讼服务中心宣传推广移动微法院以及本院“两微一站一网”(微博、微信、官方网站、诉讼服务网),全面推开了网上立案,向当事人广泛推荐微法院平台,开通了跨域立案。推行POS机和手机网银支付交纳诉讼费和执行费,解决了之前当事人到法院和银行之间奔波的问题。

2020年4月1日,瓮安县人民法院建成后的“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今后,诉服服务中心将按照“两个一站式”建设要求,本着服务群众、服务法官、服务审判执行的诉讼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便民利民举措,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繁简分流,强化诉调对接,多元解纷,以诉服服务中心为司法服务平台,集约高效为群众提供司法审判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办事少折腾,尽享公平、集约、高效的新时代“司法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