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祕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文物修繕一直是歷史學界的一項重要工作。眾所周知,一些露天的大型古蹟文物,在經過長年累月風化後,上面的圖案和雕刻都會開始脫落,隨時都有消失在世間的風險。而文物修繕不僅能拯救這些岌岌可危的古蹟,甚至還能讓其重現往日的榮光。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不過,文物修繕也是一件相當複雜浩精細的工程。對於佛像壁畫這種古蹟而言,如何將其還原到當年的水平,絕不是隨便塗抹油彩這麼簡單。倘若操作不當,不但起不到修繕的效果,反而還會毀了文物。

在我國重慶寶頂山大佛灣附近,有一處開鑿於宋朝初年的寶頂石窟。這是我國最大的集雕刻、彩繪、貼金於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石窟裡密密麻麻坐落著近萬尊佛像。而當中最著名的,當屬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裡的千手觀音像。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這尊千手觀音的精美程度,甚至不輸敦煌莫高窟和雲岡、龍門石窟裡的佛像。然而,它經過快千年的風雨,上面的金箔快掉完了不說,油彩也基本全部消失。而其上一次修繕還是在清朝光緒年鑑。百年過去,這尊千手觀音的修復工作刻不容緩。

從2007年開始,重慶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博覽園就開啟了千手觀音像的搶修工作。2012年,這項工程正式啟動,為將佛像完美還原,當時組委會還請來了不少專業的歷史學家。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而修復工作進行到5月8日這天,工程人員在修復千手觀音腹部位置時,竟發現了一個隱藏的暗格。由於早前封口石上也塗滿了油彩,極為隱蔽。而這次正是因為油彩脫落,工人們才發現了這個暗格。

將封口磚石取出後,暗格也隨之打開。暗格口是一個310X90釐米的矩形,裡面是個進深32.8釐米的暗室。工程人員將暗格裡的東西小心翼翼取出來後,在場的專家紛紛激動不已。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原來,工作人員從裡面取出了一些金箔殘片和瓷器殘件,最重要的是,暗格裡還有一塊石磚題記。這不是一塊普通的題記,其呈六面長方體狀,正面和背面都刻有紅字,這是這尊千手觀音像首次發現的有年代的題記,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和科學價值。

題記內容講的是乾隆45年時,遂寧縣中安裡有一位叫張龍飛的善人舉家修繕千手觀音佛像一事。雖然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但題記上所記載張龍飛的修復古法,也成了後來佛像修復工作組參考的重要依據。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終於,歷經歷史專家和工作人員8年的努力後,重慶寶頂山千手觀音像搶修工程於2015年6月13日圓滿竣工。如今,它身披100多張金箔,上面用古法調製的油彩熠熠生輝。觀賞之餘,彷彿讓人夢迴千年前的宋朝。


重慶千手觀音屹立千年,修復時發現隱秘暗格,專家打開後激動不已

毫無疑問,千手觀音像的修繕工作是成功的,其也為後來的文物修復工作提供了一個模範案例。如今,像千手觀音像這樣的露天古蹟,保存良好的越好越稀少。保護好這些歷史遺存,是每個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