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作者背景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福樓拜,十九世紀中後期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1821年出生在法國醫生世家,九歲才認清字母,十四歲就悄悄暗戀出版商的妻子。1840年到法國巴黎留學,喜愛閱讀文學和結交朋友,認識崇拜的偶像維克多雨果。1843年法律文憑考試成功考砸,次年因病休學。二十四歲父親離世,他搬到郊外別墅搞創作,三十六歲憑藉《包法利夫人》震驚文壇。

這位享譽海外的大文豪一生有許多女性朋友,卻特立獨行,終生未婚。他一輩子沒有幹過別的活,靠父親留下來的遺產度日,創作的幾部著作卻在文學史上頗有盛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講述天性浪漫喜愛想象的農家姑娘追求上流社會的浪漫與優雅的生活,自甘墮落與人私通,欠下鉅額債務,最終吞藥自殺的悲劇告訴我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是誰扼殺包法利夫人的良知?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愛瑪剛開始也是單純善良的姑娘,頂多就是愛幻想,每個女孩都有做夢的權利,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包法利夫人的良知被扼殺,間接導致她一步一步走向墮落的深淵?這裡不得不提到歐洲曾經盛行的浪漫主義。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奧爾良王朝建立,貴族佔據社會主導地位,歐洲盛行的浪漫主義對後世產生不小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消極浪漫主義文學。

消極浪漫主義:不敢正視社會現實的尖銳矛盾,採取消極逃避的態度,他們的思想是同那個被推翻了的封建貴族階級的思想意識相聯繫的。他們從對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出發,反對現狀,留戀過去,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幻想從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去尋找精神上的安慰與寄託。

愛瑪在修道院生活兩年,剛開始過得有滋有味,修道院的一切事物對她充滿新奇,只是長時間待在同樣的地方,沒有受過苦難的女孩成為溫室的花朵,腦子變得愚鈍,喜歡天馬行空,胡思亂想。

修道院裡纏綿悱惻的浪漫主義氛圍讓愛瑪頗受震撼,經常看些稀奇古怪的書,迷戀書中傳奇如史詩般歷經磨難的英雄人物,幻想傳說中的騎士和女王的愛情故事,習慣平淡無奇的日子,她渴望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

愛瑪就是飽受消極浪漫主義影響的悲劇人物,她在虛幻的世界裡尋找寄託,始終無法認清現實,最終跌入沼澤,付出生命的代價。

① 遠離田園生活,奔向托特,侯爵舞會激起愛瑪的憧憬和渴望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愛瑪理想的丈夫是身穿燕尾服的紳士,俊美的臉龐上帶著笑容,舉手投足帶著優雅,最好學識淵博,和她談天說地,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然而包法利先生年齡偏大,身材變形,睡覺打呼嚕,見識淺薄,根本不是她的理想對象。

愛瑪之所以嫁給包法利先生,就是因為她太想離開農村。

她從小在鄉間長大,熟悉牛羊的叫喚,瞭解乳製品的製作過程,知道如何使用犁,母親去世,父親將她從修道院接回來,幫忙管理農場。

過慣寧靜祥和的日子,愛瑪渴望波瀾起伏的人生,包法利先生的出現,就像一條在黑暗裡行駛的小船,她迫不及待的想要靠岸。

從寧靜祥和的鄉下搬到托特,愛瑪看到簡陋的房子,簡單的傢俱,沒有情調的臥室,心裡隱隱後悔嫁的太過倉促。

如果一直平淡如水的過著,倒也勉強能接受。直到兩夫妻受到侯爵的邀請,到城堡參加晚宴,愛瑪見到優雅高貴身穿燕尾服的子爵,引起她對目前生活的不滿。

如同一條在鍋裡煎炸的魚,過得水深火熱,愛瑪厭惡丈夫的不修邊幅,討厭他言語粗魯,找藉口挑剔他的毛病。

② 托特到榮鎮,精神的出軌和心靈的渴望,走向深淵的第二步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愛瑪病倒,包法利先生以為是水土不服,就帶她離開剛剛站穩腳跟的托特,來到新的地方榮鎮。

榮鎮狹小,人口不多,然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個個不簡單。

女人頗會嚼舌根,愛瑪邀請萊昂去探望剛剛出生的女兒,被傳不守婦道。

剛剛登場的藥劑師沒有醫生執照,給病人開藥、怕被同行舉報,熱情接待包法利,想和他搞好關係,以免後患。

青年書記員萊昂白天忙完工作,夜晚生活苦悶,沒有消遣,正倍感無聊,看到美貌的包法利夫人,注意力集中在她的身上。

兩人年紀相仿,興趣相投,憑藉書籍和歌唱方面的經驗交流,建立起一種微妙的感情。

愛瑪傾慕俊美的青年,礙於身份不敢表白,她將女兒抱回來親自照顧,選擇做賢妻良母,然而情慾得不到安放,她面帶愁容,內心憤怒、痛苦、暴怒。

苦苦壓抑情慾的包法利夫人在萊昂看來優雅高貴的彷彿是女神,神聖不可侵犯,他礙於對方的身份,不敢表白,離開小鎮。

對肉體的渴望、對金錢的貪婪和情感上的憂鬱,全部混合為一種痛苦,愛瑪不但不求解脫,反而越陷越深。

③ 羅爾夫刻意引誘,愛瑪心靈和靈魂沉淪在虛幻的世界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可憐的包法利夫人獨自承受痛苦、她的心碎了一地,低聲哭泣,包法利先生對此卻一無所知。

羅多夫風流多情,性情奸詐狡黠,是擅長玩弄女人的風月老手,引誘愛瑪,將她拉向深淵的關鍵人物。

他看到憂鬱美麗的愛瑪,就知道她渴望激情,如同一條脫水的魚,迫不及待撲向情海。

先示弱,表示‘我感到極端苦悶’,接近包法利夫人,暗示自己是單身,‘如果我的生活能找到一個目標,找到一個我所鍾愛的女人。我會竭盡我的全力,克服萬難,突破一切障礙去贏得幸福”

‘如果她第一天就愛上了我,那她就該因為等我等得越著急而會越愛我。’等到愛瑪對他有好感,採取欲拒還迎的措施去勾引把包法利夫人。‘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力量驅使我來到您的身邊!人不能與命運抗爭,也抗拒不了天使的微笑!不由自主地受到美麗、迷人、可愛的東西的誘惑。’

羅多夫展現在愛瑪面前的形象是孤獨、英俊、敢於衝破世俗阻礙,尋求愛情的男人,和她曾經看過的小說極其相似。

‘終於擁有這愛情的歡愉,幸福的狂熱,這些原已令她絕望的東西’愛瑪投入羅爾夫的懷抱,幻想的傳奇愛情成為現實一部分,她感到報復的滿足。長期壓抑的愛情噴薄而出,她沒有任何的內疚和不安。

孤獨抑鬱的包法利夫人陷入愛河,她的雙眼變得明亮,面頰紅潤精神煥發,年少時期書中浪漫的小說浮現在腦海裡,風流多情的美人,傳奇般受到世俗重重阻礙的愛情,情慾得到安放,空虛得到緩解,她彷彿擁有整個世界。

④ 商人的奸詐,永無止境的貪慾,和無休止的慾望致使愛瑪墜落深淵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愛瑪和地主羅多夫偷情,在泥沼裡越陷越深,眼神變得大膽而放縱,厭惡丈夫和身邊的一切,提出和情郎私奔。

比起所謂的愛情,羅爾夫更在乎自己的名譽和社會地位,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拋棄她。

愛瑪嚐到偷情的快樂,在墮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走,曾經她還顧忌世俗,但羅多夫的引誘下徹底失去底線。

書記員萊昂和愛瑪在歌劇院裡重逢,曾經羞澀膽怯的青年經過三年在巴黎的歷練,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

萊昂的出現激發了愛瑪對浪漫的渴望,如飛蛾撲火,毫不猶豫投入對方的懷抱裡。

作者讓萊昂離開永鎮,意味著包法利夫人堅守底線,還有一絲絲的責任心和良知,萊昂的再次出現意味著她徹底走向深淵。

‘一年下來,樂樂能賺130法郎。他還希望,到時候包法利還不起這兩張借據,只好求他延期,他這筆小小的資金養在醫生家,就像養在療養院,等到歸還他的時候漲的腦滿腸肥,能撐破他的錢袋’

羅爾夫和愛瑪分手,商人樂樂唯利是圖,乘著包法利夫人病重,對包法利先生誇大賬目,索取金錢,腦子裡算是算計。

愛瑪抵制不了內心的渴望,在和萊昂在一起後,購買承受不起的消費品,最後欠下債務,絕望的自殺身亡。

可憐的包法利先生為了替她還債,傾家蕩產。

金錢不是原罪,心中滋生的貪慾才是罪惡,愛瑪無法控制心中的貪慾,一步一步跌入資本主義的消費陷阱。

商人接近她,是為了獲得高額利潤;羅爾夫接近她,是貪圖她的美貌和軀殼;萊昂接近她,只是為了排解寂寞,打發時間。

除了包法利先生,每一個接近她的人,都是別有用心,可憐的包法利夫人從始至終都沒用活的明白。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倘若無法認清現實,一步一步腳印的走向未來,等待她的是深淵。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碰撞,抒寫法國外省的單調生活


《包法利夫人》:當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不如學會珍惜當下

福樓拜出生醫生家庭,從小見證生死存亡,文學風格偏向理性和冷靜,擅長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撰寫小人物,全方面的揭露社會的矛盾和衝突,將法國中期底層社會人物的生活方式娓娓道來。

少年時期受到消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喜愛幽暗的色調、悲壯的英雄事蹟,晦澀難懂的故事,創作作品帶有黑暗、最陰鬱的主題。

福樓拜青年時期漸漸褪去光怪陸離的寫作風格,轉向平實的寫作風格,以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自殺事件為素材,進行加工和提煉,刻畫木訥寡言的包法利、追求浪漫激情的包法利夫人愛瑪,刻畫單調封閉的法國外省,不能存在一絲絲的幻想,愛瑪“幸福”的追求被現實無情扼殺。

夏爾是老實巴交的鄉村醫生,收入微薄,生活節儉,他的生活沒有一點浪漫的氣息愛瑪美麗迷人,多愁善感,熱愛閱讀浪漫的話本,嚮往浪漫優雅的生活;城堡舞會上遇到風度翩翩的子爵,引起她對浪漫的渴望;萊昂的出現滋潤愛瑪乾涸的心田,讓她渴望豔遇和激情。羅多夫風月老手,有計劃,有目的的引誘她,愛瑪精神和肉體得到洗禮,在歧路上越走越遠。商人勒何陰險狡詐,抓住愛瑪的心靈漏洞,不斷引誘她欠下鉅額債務。

理想和現實衝突,幻想破滅,包法利夫人無力償還債務,選擇自殺。

福樓拜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我是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作者通過戲劇化的手法,將包法利夫人悲劇的一生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給每個女孩敲醒了警鐘。年少時期天真浪漫,心高氣傲,覺得自己獨一無二,陷入虛幻的精神世界無法自拔,虛度人生,碌碌無為,待時光流逝,才後悔莫及。

夏爾包法利是個可憐的男人,幼年時期被父母掌控,結婚後被妻子掌控,好不容易娶到年輕貌美的女孩愛瑪,被她連累的傾家蕩產,鬱鬱而終,他的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掌控裡。

愛瑪的困境和包法利先生有著直接的原因,如果不是他一味的縱容妻子,沒有嘗試過理解她的內心世界,兩人也不會有越多的分歧。

可悲的是包法利先生直到最後才發現妻子的出軌。

包法利夫人這本書告訴我們:

慎重選擇結婚對象,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免得將來後悔;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已經嫁了,好好過日子,與其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不如好好的投資自己;③ 量入為出,理性消費,遠離高利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