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去年年底,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在2019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周的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焦慮到底要不要說出來》的主題演講。

他提到,視頻平臺正面臨著結構的調整期,如何克服焦慮,更好地讓網絡視聽行業迎來更快的高速增長期,是下一步需要考量的關鍵問題。

2020年的影視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影視寒冬的餘涼未盡,又來了疫情攪局。隨著經濟的持續不景氣、國際格局的快速演變,處於輿論宣傳前沿陣地的影視行業再度發生了變化。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王曉暉

儘管劇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但愛奇藝卻在今年上半年掀起了國劇進擊的“小高潮”。從《唐人街探案》到《我是餘歡水》,從《鬢邊不是海棠紅》到《怪你過分美麗》,從《隱秘的角落》到《河神2》,愛奇藝在劇集賽道上多類型開花,一定程度上已經回答了去年的“焦慮”之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視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的前十年,以大量經典作品鑄就了“黃金20年”。過去10年間,網劇崛起,與傳統電視劇先是各自攀登,涇渭分明,後是交集融合,並轡而行。

眼下,視頻網站不僅是最大的觀劇平臺,也在引領著國劇的創作、生產。而愛奇藝憑著一直以來的穩定輸出,尤其是過去半年來的突出表現,為國劇崛起寫下了新的註腳。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在此之前,影視獨舌已用兩篇文章分析了愛奇藝原創劇的創新方法論和內外部團隊的養成秘籍。今天是第三篇,我們採訪了王曉暉,聽他講述在“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宗旨下,愛奇藝劇集的謀篇佈局和戰術打法。

短劇破局非一日之功

過去半年來,劇集行業最大的亮點是從業者心心念唸的“短劇”模式成型了。

精品短劇,上合主管部門的提倡,下應少花時間、多看好劇的民意。而劇場化編排形成長尾效應,解決了短劇的招商問題。

王曉暉說,“愛奇藝用創新打開了一道門,今年是短劇的破局之年、突圍之年。我想,其他平臺和電視臺會快速跟進,短劇會在未來兩年內大量上新。 ”

事實上,短劇突圍絕非一日之功。三年前,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就提出了用美劇模式來打造原創劇集,要點是“短劇+季播”。過去三年間,愛奇藝製作團隊反覆探索,不斷嘗試,才有了今年的開花結果。

2017年夏秋之間,網絡懸疑劇《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相繼上線,得到用戶的追看和點贊。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這三部劇都是品質劇,敘事和視聽上讓觀眾耳目一新,讓人產生“網劇當如是也”的感嘆。這三部劇也都是短劇,《無證之罪》12集,《河神》24集,最長的《白夜追兇》也不過32集。這與動輒五六十集的電視劇形成鮮明對比。

用戶的熱情讓平臺欣喜,但“算賬划不來”的困惑也隨之而來。

一方面,短劇招商難。市面上的主流劇集仍為長劇集,廣告商的認可度更高。而短劇剛剛調動起用戶的熱情就播完了,廣告效應出不來。

另一方面,創作者的心勁不足。篇幅限制了投資,也限制了創作者的收入,導致其積極性並不高。

因此,用戶固有的對類型化精品短劇的需求和平臺入不敷出的供給之間形成了矛盾,短劇創作艱難尋路。

在此期間,愛奇藝一直在探索有效供給之道。他們曾經以“奇懸疑劇場”之名,推出《原生之罪》和《悍城》等懸疑短劇,但虛化的故事背景影響了作品的到達率。

他們與“品質的保障”正午陽光合作了《我是餘歡水》,讓業界看到了純網播出的都市生活劇的話題能量。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不過,由於這些劇集長短不一,類型不一,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也就沒有解決最根本的盈利問題。而且,短劇一不小心就被淹沒在長劇的汪洋大海之中。

破局只能依賴規模化劇場經營。兩年前,愛奇藝和擅長懸疑類型的五百導演探討並啟動了一個打法:精品短劇週週有,強供給創造硬需求。

圍繞著這一概念,愛奇藝廣撒網從市面上尋找好故事,同時在自身的內容庫中篩選懸疑類項目,二者相加形成了“迷霧劇場”的第一批短劇。

在創作、生產的過程中,劇場的理念也愈發清晰:

第一, 避免單點突破,實現規模化釋放,讓用戶形成欣賞習慣;

第二,避免類型分化,實現強類型集群;

第三,避免隨意無序,要有儀式感,實現12集標準化;

第四,儘量用青年導演和演技派,採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第五,避免大投資,追求性價比。

經過精密的運籌和艱苦的耕耘,結果不負眾望。《十日遊戲》率先上陣,打出了迷霧劇場的招牌。《隱秘的角落》接踵而至,兩週之內成為2020年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劇目。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用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品牌迅速形成。在《隱秘的角落》彈幕中,不少人表示第一次為國產劇點播付費。也有觀眾在微博上激動地評論道:“只要你們好好拍劇,我願意為你們所有的內容買單。”

6部12集的短劇排成一隊,相當於一部72集的長劇待播。這樣的篇幅足以撬動商家的廣告投放意願,而它們總體的投資跟同等篇幅的大古裝劇的採購成本比,還不到一半。

另外,過去的觀眾是跟著好內容走,至於在什麼平臺看的劇,他們沒印象。劇場化排播就不一樣了,看懸疑劇就會想到迷霧劇場,觀眾黏性大為增加。

肉眼可見,精品短劇的模式終於走通了。

王曉暉認為,“用戶支持的是優質內容。只要你有這個基礎,無論是提高單價也好,星鑽會員也罷,用戶都願意買單。只要連續不斷地為用戶供給好內容,那麼符合會員權益的模式都可以成立。”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迷霧劇場行至中途,《非常目擊》等後續劇集整裝待發。“網劇不是紀錄片,觀眾能分清楚虛構和現實的區別。待播的幾部劇更加類型化,就沒有那麼多的社會議題了。”王曉暉說道。

網生超級大劇

在主旋律陣容中異軍突起

多年以來,我們國家的文藝方針始終是“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隨著視頻行業影響力的擴大,純網內容的宣傳導向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

今年以來,影視行業所處的宏觀中觀微觀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宏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和大國關係快速變化,所有行業面臨著嚴峻挑戰;中觀方面,疫情破壞經濟,影視行業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增長停滯;微觀方面,能夠用於具體影視項目的投資降低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王曉暉說,“愛奇藝的內容策略保持不變,那就是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尤其在獻禮的重要節點和國際關係緊張的時刻,愛奇藝更要體現出一個平臺的社會擔當。”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事實上,這樣的理念早已在轉化為實際行動。一批由愛奇藝主導的主旋律劇目正在路上。

今年5月,愛奇藝宣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契機,打造國內第一部主題系列超級網劇《約定》。

該劇以“奔小康”為主題,由六個故事組成,通過刻畫小人物的成長,反映整個國家的發展進步。片名“約定”二字,寓意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與人民的幸福約定。

王曉暉透露,該系列由6部劇組成,每部預計12集,總編劇由溫豪傑擔當,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播出。他認為,主旋律電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找到了與觀眾共振的方法,網劇也應該拍出代表作。他們會把以往的成功經驗充分運用,希望能夠把主旋律的故事講到觀眾的心坎裡。

愛奇藝主導的“主旋律劇集團軍”中還有:由江奇濤編劇,王偉導演,李現、春夏、魏大勳等人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見》。這部劇講述了庚子國變後,一代有志青年艱難尋路的故事;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由秦雯等人編劇,周遊導演,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等人主演的《叛逆者》,體現了抗日戰爭中的共產黨人為國為民的使命感,以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由軍旅劇製作人嵇道青操刀的《英雄歲月之王牌部隊》,則體現了當代軍人的英勇氣概……

這些劇目有的正在拍攝中,有的即將開機,預計在明年的重要節點上播出。

除此而外,講述國球故事的《榮耀乒乓》,講述特種兵和軍醫故事的《親愛的戎裝》等劇,都將在今年的三、四季度在愛奇藝上線。

可以說,無論是版權購買,還是自制定製,愛奇藝準備了豐富的主旋律劇目來迎接即將到來的重要紀念日,引領用戶的價值建構,充實觀眾的精神生活。

提倡多樣化的想法和辦法

影視是當代最尖端的綜合藝術,長視頻是活躍用戶最多的休閒方式。

王曉暉認為,目前視頻網站的用戶群逐漸向過去輝煌時期的電視用戶結構靠攏,已經覆蓋了全年齡層、全學歷和所有行業。

尤其在五十歲以下的用戶畫像中,廣覆蓋的特點更為明顯。“每個用戶喜歡的類型不一樣,我們只有服務好一類人群,做成圈層爆款,才有可能達到破圈效果。”

愛奇藝不僅在懸疑類型上發力,還對主旋律、歷史劇、青偶劇、都市劇、傳奇劇、冒險劇各個類型有著通盤的考量。“每個賽道都會按照標準化策略執行,儘可能在每個類型中打造出超級劇集。”

今年以來,除了迷霧劇場的系列懸疑劇,愛奇藝出品的《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怪你過分美麗》,乃至正在熱播的《二十不惑》,均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口碑與播放的雙豐收。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王曉暉介紹,愛奇藝有專門針對劇集的提案會。各個團隊集中創作及討論,而後在提案會上進行評估,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互相學習。至於上馬與否的決策權,還是在一線專業人員手中。

“創意有時候就是靠直覺,得承擔起責任來,不能議而不決。因為只有一線的人員對項目瞭解最充分,他們對項目有最終決定權。”這樣的機制,提高了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王曉暉舉例說,《我是餘歡水》和《隱秘的角落》都屬於短劇,愛奇藝在此範圍內有豐富的經驗,評估時爭議不是很大,而《怪你過分美麗》則是經過多次論證才最終上馬。

“因為國內的職場劇本就很難成功,更何況還是一個更為小眾的娛樂業。”最終,在內外團隊的堅持下,劇本幾經修改,寫得越來越有意思,越來越貼近現實。“播出後的效果也有目共睹,做到了當下國內職場劇天花板的級別。”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多樣化還體現於TO B理念向TO C理念的遷徙。“過去的劇場說白了都是TO B的,是為了營銷和宣傳而進行的攢劇行為。平臺將有相似元素的內容往大筐裡裝,有青春的,有甜寵的,看似自成體系,其實劇場並沒有實現標準化和類型化。劇集質量參差不齊,播出週期也不一樣。”

王曉暉表示,平臺應該堅定不移地去做TO C劇場,充分體現品牌的特色化和差異化特點,就會有客戶真正冠名劇場,變現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多。

劇場化運營,定製劇、自制劇打天下,平臺的成本可控,有利於將平臺從版權劇的資金負擔中逐漸解放出來。據王曉暉介紹,愛奇藝過去採購版權劇的投入幾乎要佔到七成左右,目前已經降低到了五成左右。

除了在內容創作上堅持多樣性,愛奇藝還將通過“平臺出海”,力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輸出。

上週,愛奇藝任命了三位東南亞區域的總經理,負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的業務。這三位本土高管將進一步推進愛奇藝海外業務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開拓、用戶服務和本土化運營工作。

“我們過去送出去很多優質影視劇,但經常在海外平臺得不到重視,在時段和版面編排上沒有優勢。未來,愛奇藝將會致力於平臺出海,讓我們的優質內容在海外有更多的話語權,更高的觸達率。”

專訪|愛奇藝王曉暉:短劇破局,打向“注水”第一槍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今年8月1日起,視頻網站首頁首屏的純網劇將實行兩級審查制,由地方廣電局和總局網絡司共同審看。這意味著重點網劇的審查流程已接近上星劇,後者是地方廣電局和總局電視劇司共同把關。

由此可見,主管部門對網絡劇的內容愈發重視。愛奇藝積極地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是在適應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對視頻平臺提出的要求。

而在專業上,他們不斷地升級決策和運營機制,拓展題材和類型,創新技術支持,培養精尖人才,合作成熟團隊,打造內容創制的“護城河”。

做內容難,做原創內容更難。希望管理部門能推出更多激活創作活力的政策,而平臺和製片公司能咬定創新不放鬆,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優質的精神食糧。

【文/李星文、許心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