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探館上海進博會

國家戰略加速疊加,城市區位優勢、優質營商環境讓煙臺成為進博會上的“熱點”——

外企青睞站上“風口”的煙臺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山東自貿區“三區”之一、山東國際招商產業園“三園”之一……越來越多國家戰略的疊加,愈加凸顯的開放城市的發展特色,讓煙臺這座城市成為外商投資者眼中的“熱土”,這一點,從此次進博會上煙臺成為關注的“熱點”就可見一斑。

良好區位優勢

吸引外企來煙“尋親”

走進淡水河谷位於上海國家會展中心8.2號展館的展位,球團礦等優質的鐵礦石產品和基本金屬產品映入眼簾,看到這些鐵礦石產品可謂格外“親切”,原因無他,他們可能與山東港口集團煙臺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淡水河谷展區

淡水河谷總部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業務遍佈世界五大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金屬和礦產品公司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和鎳的生產商之一,公司同時還生產球團礦、錳礦石、鐵合金、冶金煤和動力煤、銅、鉑族金屬、金、銀和鈷。淡水河谷是世界上最早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企業之一。自1973年向中國出口第一船鐵礦石以來,淡水河谷已與中國建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合作伙伴關係。

憑藉優良的中轉區位優勢和碼頭水深條件,煙臺港自2015年起開始為淡水河谷提供混礦運營服務,眼下,已然成為淡水河谷在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

去年9月6日,山東港口集團煙臺港與淡水河谷在2019“一帶一路”陸海聯動(青島)高峰論壇上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深化合作,為中國及其它亞洲市場提供高品質的鐵礦石。根據協議,山東港口集團煙臺港與淡水河谷將合作尋求創新方式,促進包括巴西混合粉BRBF在內的淡水河谷特優鐵礦石產品的銷售。

今年8月6日,載有巴西淡水河谷39.25萬噸鐵礦石的“馬拉尼昂”輪,安全靠泊煙臺港西港區40萬噸級碼頭並順利接卸。這是煙臺港正式獲批40萬噸級船型靠泊資質後抵靠的首條40萬噸級礦石船,也成為淡水河谷深化與煙臺的合作的最生動詮釋。

煙臺有著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網絡,煙臺港擁有接卸超大型礦砂船的鐵礦石碼頭和專業化設備,這也成為淡水河谷繼續深化與煙臺合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至今,我們已經連續三年作為參展商參加,這是公司對於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進博會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來提升公眾對於公司品牌的認識,向公眾更好地宣傳採礦如何促進環保。”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表示,期待能與煙臺港緊密合作,確保客戶可以便捷地獲得世界上最優質的鐵礦石產品。

優質營商環境

贏得外企深度融入

本屆進博會上,斗山機床展出了一臺韓國原裝進口的DVF5000設備,該臺設備是一款主要用於複雜零部件加工的緊湊型五軸機,處於亞洲領先水平。未來,像DVF5000這樣的精密設備將逐步實現國產化,這一目標有望在煙臺變為現實。

記者瞭解到,斗山機床自2003年在煙臺建廠以來實現了穩健發展。去年,斗山機床擴建廠房,用於生產大型臥式加工中心和龍門加工中心,這也成為斗山機床紮根煙臺的最有力佐證。

讓斗山機床深度融入煙臺的,還有這裡優質的營商環境。“今年疫情期間,煙臺市商務局、煙臺開發區管委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外地員工進煙、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復工復產,保證了訂單的按時交付。”斗山機床(中國)有限公司上海支社主任張洪斐表示,今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較去年有大幅增長,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也對公司在煙臺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願意與煙臺一起精誠合作,來應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在豐益國際展區,各類油籽、食用植物油、糧食及其相關產品琳琅滿目,令人自豪的是,這些產品可能就產自煙臺。

豐益國際展

益海嘉裡集團是由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在大陸投資經營的,集糧油加工及貿易、油脂化工、糧油科技研發等科工貿業務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益海(煙臺)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就是由益海嘉裡集團與煙臺港集團、煙臺豐禾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興建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主要從事各類油籽、食用植物油、糧食及其相關產品的深加工、倉儲。落戶煙臺10餘年間,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年加工大豆83萬噸的能力,銷售收入35.8億元。“基於前期良好的合作成果,洞察到了煙臺巨大的市場,眼下雙方正在加速推進醫養項目合作。”豐益國際展廳負責人介紹說,益海嘉裡堅定看好中國發展前景,豐益國際會抓住擴大開放機遇,進一步擴大投資和貿易合作,在糧油食品加工的基礎上向餐飲、大健康等領域擴展。

非遺元素展示

凸顯深厚文化底蘊

進博會上,既有外企敏銳捕捉“站上風口”的煙臺所蘊藏的新機遇,也有來自煙臺的“老字號”以傳統文化為媒介面向全球宣傳煙臺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至誠山東 品質生活”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展區內的博古架上,第二次亮相進博會的中華老字號吉紋齋銀壺將公司多款代表銀壺在此做展示。

海陽市吉紋齋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總監姜偉青介紹說,公司生產製造的銀壺獲得過金獎,已經成為公司最具代表性的銀壺。“可能是進博會平臺和山東老字號協會的背書,以及吉紋齋也是非遺項目的傳承人,不少客人對我們的銀壺有著很高的信任度。”姜偉青介紹說,去年進博會上,公司現場達成70多萬元的交易額,後續還有不少經銷商來洽談合作,“我們對今年的進博會更有信心。”

與姜偉青一樣,依託傳統工藝傳遞傳統文化的萊陽梨膏技藝非遺傳承人宋昌榮也對此次進博會充滿期待,“我們希望藉助這一國際化的大平臺將萊陽梨膏推向世界,讓全世界都享受到這一來自煙臺的傳統食品的美味,也傳遞一種健康有機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宋昌榮如是說。

展示期間,萊陽梨膏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品嚐、諮詢

展示期間,萊陽梨膏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品嚐、諮詢。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產品還引起了上海銳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英惠的關注,“我們公司主要負責意大利rheavendors咖啡機與售貨機在中國的銷售,萊陽梨膏就可以在我們的售貨機裡進行售賣。”一項潛在的合作意向已經在進博會上達成。

除此之外,來自煙臺的張裕公司的葡萄酒、萊州昭泰食品的膠東花餑餑、旗源服飾的旗袍也在此次進博會上驚豔亮相。

金秋,正是收穫的季節。從兩天的逛展情況來看,參展商、採購商和消費者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以煙臺為窗口的全方位展示也讓世界越來越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蓬勃與浩瀚。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王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