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特色小鎮全面實行清單管理

對於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內建設項目,在加強政策指引的基礎上,不僅可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支持體系,還將在用地需求等方面予以更好保障,以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各地湧現出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鎮。但也要看到,當前特色小鎮建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部分地區存在一些錯用概念或停留於紙面上、投資主體缺失、並未動工建設的“虛假特色小鎮”,部分特色小鎮對特色產業論證不到位,產業特色不明顯、規模小、鏈條短、技術差,缺少主導領軍企業,未來難以形成集聚效應和特色產業集群。

“特色小鎮作為一種微型產業集聚區,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近日表示,當前,特色小鎮培育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將從加強特色小鎮發展頂層設計、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規範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在浙江杭州,位於西湖邊的雲棲小鎮將數字經濟確定為主導產業,成功研發出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雲計算平臺,實現中國雲計算從無到有的突破,培育了雲棲大會、杭州城市大腦、西湖大學等品牌,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385億元。

在陝西西安,大唐西市絲綢之路文旅小鎮將盛唐文化和絲路文化旅遊確定為主導產業,發展特色建築、特色產品、特色演藝和特色餐飲,每年旅遊收入達10多億元,成為聚力發展主導產業的典型案例。

“未來,特色小鎮建設要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提供支撐。”胡祖才說。

針對各地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的實踐探索,國務院辦公廳日前正式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促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對特色小鎮概念內涵和發展定位作出清晰界定,並對下一階段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

通知明確,特色小鎮是現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規劃面積一般為幾平方公里的微型產業集聚區,既非行政建制鎮、也非傳統產業園區,具有細分高端的鮮明產業特色、產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徵、集約高效的空間利用特點,強調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首次提出以各省份為單元,對全國特色小鎮全面實行清單管理。省級政府將按照嚴定標準、嚴控數量、統一管理、動態調整原則,明確本省份特色小鎮清單,並擇優予以傾斜支持。

“今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按照上述原則明確本省份特色小鎮清單。對於未納入各省份特色小鎮清單的,不得自行開工建設特色小鎮。”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對於此前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市場主體已命名的特色小鎮,將進行重新審核,符合條件的納入各省份特色小鎮清單,不符合條件的及時清理或更名。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全國特色小鎮信息庫,加強對各省份特色小鎮清單的指導監督和動態管理。

為推動特色小鎮健康規範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重申了5條底線紅線,即嚴格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汙染高排放企業入駐、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嚴守安全生產底線。

“當然,對於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在加強政策指引的基礎上,不僅可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支持體系,還將在用地需求等方面予以更好保障,以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記者 顧 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