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菜場的生鮮爭霸

數字菜場的生鮮爭霸


眼見國內疫情即將接近尾聲,人們的生活也逐漸恢復常態,不少人也對生鮮零售的未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網上買菜,是不是沒有必要?”


近期上海發佈的《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生鮮電商打了一劑強有力的定心針。

《方案》中明確提出,上海將拓展生鮮電商零售業態,大力促進“數字菜場”等消費新業態發展、加快發展“無接觸”配送以及鼓勵發展智慧零售終端等三大措施,加快培育一批示範效應好、帶動作用強、市場影響大的電商平臺,培育壯大新興消費,推動上海在線新經濟發展。

生鮮是我國基礎的消費品之一,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費的市場中佔據著及其重要的地位。數據顯示,2019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提高,我國生鮮零售市場總額突破5萬億元。


數字菜場的生鮮爭霸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冷鏈物流配套技術的逐步成熟,各路資本都看上了生鮮這塊大蛋糕,生鮮電商也就應運而生,迎來了最佳發展時期。到了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約2888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只要用戶購買3單,就可以達到很好的留存率。但如何使一個長期習慣出門買菜的人在平臺上完成這3單的購買卻是一個漫長又不確定的因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被迫宅在家中,日常生活並不像往常一樣便利。而大多數人家中的儲備物資有限,更不必說是生鮮了。此時的生鮮電商就滿足了人們足不出戶採購食材的需求,同時也降低了因為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這一進程也就被大大的縮短。所以各個生鮮平臺的數據即便是在嚴峻的二月也迎來了飛速增長,而推出“過年不打烊”“無接觸配送”“與餐飲企業共享員工”“集約式電動車送菜”等各項創新舉措,保障民生的叮咚買菜的營收更是一舉突破12億元。

生鮮零售在疫情期間收割了無數流量,也迎來了新的機遇,他們迫切希望將這些流量轉化為自己的忠實擁護者,並形成核心競爭力,從而在這個市場上擁有一錘定音的話語權。


數字菜場的生鮮爭霸


這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對企業來說相應的也形成了兩種較為典型的模式。對於上海出生、上海長大的生鮮明星公司來說,2020年除了守好上海的陣地,也以上海為大本營,將生鮮的新零售模式輻射到全國更多的城市。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叮咚買菜,4月21日以“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齊全、29分鐘送到家”的高性價比迅速崛起“叮咚買菜”的正式進軍北京,以求跨區域的擴張和滲透。而以數字化為基礎上,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的盒馬鮮生則是加大了線上宣傳力度,4.21日天貓旗艦店官宣正式亮相,不再侷限於門店周圍三公里的“一畝三分地”。

零售的本質說白了,無非就是在成本和效率上下功夫,而對生鮮零售來說,如果想要長期發展,需要具備的是更加出色的線上運營能力和物流能力。生鮮企業只有迴歸產品,深耕供應鏈,才能樹立真正壁壘,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