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作為一名老師,最大的夢想之一就是能評上高級教師職稱,聽起來好聽,還能漲工資,這是很多老教師所追求的榮譽。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可有些老教師工作多年卻是初級職稱,有些老教師直到退休後,竟然才混到中級職稱,見到別人都不好意思說,還抱怨評高級職稱輪不到自己,還沒年輕教師的職稱高,但這又是為什麼呢?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一個過來人就說出了教師評職稱的秘密,有些是硬性條件,如果教師自身能力不夠,也怨不得誰,而另外的因素與教師的人際關係有關。

比如說,想評職稱就必須在幾內取得一次優秀,但這並不是說你工作的能力非常出色,校領導就必須給你評選職稱的資格。學校的社交圈與職場一樣,若教師與校領導、同事的關係不好,那麼在人情的環節上就輸了,自然就沒有進入決賽圈的資格。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評選高級職稱與競爭校領導崗位一樣,個人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這只是一個考核的標準之一,領導集體打分還看個人素質以及行為態度,如果平日裡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槓精”,懟同事、懟領導,那麼在基層幹三十年,可能都無法獲得評職稱的名額,更是沒有人願意推你一把。

有些老師認為憑教學能力也能混出名堂,講課講得好,誰敢耍花招?

但事實上,無論是什麼比賽,背後都有人暗箱操作,此前,就連小學生都能寫出科研論文並獲獎,由此可見,沒有什麼比賽是不能操作的。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作為一名教師講課講得再好,只能說自身素質過關,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但不能忽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若受到領導的排擠和同事在背後穿小鞋,誰又能保證背後沒有暗箱操作呢?

上面的這些說的無非就是人際關係,簡單說,只要在學校不懟領導,不懟同事,沒事不要亂抬槓,基本上爭取爭取,都有機會評選高級職稱,要說哪一環節與自己關係最大?那就是論文,如果論文不達標,評不上高級職稱只能怨自己能力不足,人太懶。

在某些校工作室內,個別中小學教師提交的論文基本上都是複製粘貼,很少有教師願意去查資料,慢慢磨出一篇好的論文,反而是提交上去的論文查重率多在90%以上,有個別人的論文竟然還出現了別人的名字,足以看出對工作的敷衍和不認真,不會寫不是理由,寫不寫與寫的好壞有本質上的區別。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中小學教師評選職稱必須要過論文這一關,有些教師是因為忙,有些教師是因為不會寫,不會發表、不會投稿、不會繳費等,總之,每當到了論文這一關就有數不盡的理由,求人代寫或直接抄襲,提交後,要麼石沉大海,要麼收到一紙要求交版面費的錄用通知,最後評不評得上還要另說。

這是當下很多中小學教師評職稱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誰也幫不了你,即使找人代寫論文,寫手寫出的論文基本都不符合要求,別人也是為了金錢而工作,只是為了應付,更不說有些教師直接複製粘貼別人的論文,對工作敷衍,評不上高級職稱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誰。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外,也要與同事和領導要處好關係,此外,更要認真地做好論文這一項工作,必須親力親為,這是自己能控制的一項,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若能解決論文的問題,評選高級職稱的幾率就更大一些。

評審高級教師職稱的環節中,若這項不合格,怨不得誰,與自己有關

這些話雖然聽起來都不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的,當下走到哪裡都要講人面、情面和場面,能力重要,人際關係更重要。如果你對職稱評審,知識產權有任何問題需要諮詢,歡迎留言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