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文化和背景,造就了方言七兄弟

什麼是方言?簡而言之方言就是,在某一個地方的一種地方性語言,比如四川話,古時又稱巴蜀方言,只在四川這個地方流行,到了其他地方就行不通了,這就是方言的特點地域性。

多元的文化和背景,造就了方言七兄弟

古時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而方言也有七個。

官話方言

官話方言也稱為“北方方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定義的北方部分語言統稱,也是現在廣義的北方話。

官方語言流行比較廣的地方,是長江以北各省漢族地區,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75%,官方方言也是七大方言裡面使用人數最多的,這根漢族的人口數量有直接的關係。

吳方言

吳方言又稱吳越語,古時是周代的吳國、越國,主要使用的一種語言。

現如今的吳方言,主要流行於今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人口九千多萬,吳語是中國最古老語言之一,其形成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末,當時長江下游江南古越語與上古華夏語,融合成為了最初的上古吳語。

唐宋吳越地區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吳語也隨之發展起來,使用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客家方言

客家語又被稱為客家話,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客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也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

客家話的形成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從秦王朝開始一直延續到宋室南遷,可謂歷史悠久,雖然已有千年的歷史,但是現在的客語,被認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

多元的文化和背景,造就了方言七兄弟

客家族

粵方言

粵方言以廣州話為典型代表,又稱廣東話、唐話,俗稱“白話”,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在全球使用粵語人數非常多。

奧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當時秦統一嶺南以後,從中原遷來50多萬人,移民帶來的雅言或成為粵語最早的源頭,漢代至唐宋,中原人又源源不斷地遷徙嶺南,直接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

閩方言

閩方言以廈門話、福州話和建甌話為代表,也就是閩南話,使用人口約4000萬。

閩南語發源於黃河、洛水流域,由於為了躲避戰亂,中原的漢人分別在西晉時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規模南遷至福建閩南,同時把河洛語帶到福建,閩南以外的閩南語則是後來閩南人向外遷徙形成的結果。

多元的文化和背景,造就了方言七兄弟

贛方言

贛語又被稱為江西話, 使用人口多數在江西省境內,使用贛語的人口約5500萬左右,約佔中國人口的5%左右,世界排第三十八位。

贛語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漢時期,贛語就已經開始初具規模了,秦漢時期的人口遷徙,和隋唐時期的大唐盛世,使得贛語的發展更加穩定。

湘方言

湘方言又稱為湖南話,湖南省的地區方言,使用人口約為4500萬。

湘方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流行於楚地的楚方言,多數專家都認為古楚語包括湖北、湖南和長江中游南岸一帶,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今天湘方言的前身。

方言是我們無形的遺產,代表的是多元的地域文化,不管說的是哪裡的方言都應該感到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