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文化自信方面,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有哪些優勢?

鏻靜


21世紀,跨文化交流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怎麼來提高本土文化的地位,甚至能做到主流地位。這個一直都是文化領域研究的課題。

而中國從五四開始對傳統文化批判到文化大革命的顛覆,最後到改革開放之後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一直都在演變中,現在很多悲觀主義認為傳統文化已經丟失,並且政府也提出了復興中國的口號,其中文化自信作為復興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針而被執行。

除了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文化復興,在國際上通過建立孔子學院來推廣中國文化,這一系列舉措都是在提高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而文化本身沒有優劣,沒有對錯,只是有自己存在的土壤,離開了自己特定的情境,勢必會造成了文化不適。

比如“人情”--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動,在把中國人的“人情”搬到西方國家就變得難以理解,甚至都不知道怎麼去翻譯,也沒有準確的解釋,我曾努力的人西方理解這一個詞,最後他們找到了一個 替代詞之後才明白,這個“人情”變成了“情債”,更多的變成了債,而失去了情味。

再比如,這次疫情,中國能快速的抑制住並取得階段性勝利,只要還是中國的集體意識,集體榮辱觀,榜樣的力量,奉獻的精神,以及很強的憂患意識。而西方對待疫情,對待災難的時候,還是在追求個人自由,國與個人劃分很清楚,憂患意識不強。這些文化中的差異性在此時此刻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最後,對待事物的態度,中國人喜歡夾雜感情,而西方人更多的實事求是,追求真理。

這些都是文化的差異性,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維模式以及價值觀。

而真正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其實很簡單,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圍繞“人-人”之間的關係進行各種研究,倫理道德,宗法人倫,三綱五常等等。而西方文化則圍繞“人-上帝”自由,平等,以及“ 人-自然”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種研究方法也就造成了中國的實踐能力很強,但缺乏系統的知識框架和理論基礎,而西方文化則反之。


走西口西伯利亞


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汲汲於爭長論短,以己之一技之長,即做顧盼自雄之狀,無異於螞蟻緣槐誇大國,王者弗為。中華文明,有容乃大。


用戶4795007104876


五千年文明古國,一代一代又一代人的聰明結晶的傳統文化,搏大精深。是永遠的冶金石。👍西方與我相差很遠,中國文化雄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