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來,感冒好像變少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子宸

原來季節交替時,身邊感冒的人很多,疫情來了之後,感冒好像變少了?

的確有這樣的感受,從大家重視居家隔離開始,身邊的家人朋友,很少見到有人發生感冒,有的朋友說:是因為大家都不敢去醫院了。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發生和疫情期間大家相關的防護措施、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密切聯繫。

為什麼會感冒?

人們常見的感冒主要有兩種,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疾病,是由多種病毒科的各種病毒所造成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徵。 當受季節更替、天氣變化、人群擁擠的環境、工作生活過於勞累、人體抵抗力下降、吸菸等因素影響時,這些病毒就會趁虛而入,引起感冒。

疫情一來,感冒好像變少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普通感冒一般不會發熱或者中度、輕度發熱,主要表現為鼻部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全身症狀輕或無。一週左右即可康復,併發症不多見。

除了普通感冒,還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它包括甲流、乙流,通常由人與人之間飛沫或者接觸傳播流感病毒所引起。

疫情一來,感冒好像變少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發熱是流感的典型性症狀,可伴寒顫、咳嗽、咽痛、頭痛、肌肉痛、全身乏力等。若不及時治療,少部分可發展成重症病例,如肺炎、心肌炎、腦膜炎,少數可危及生命。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要特別注意。

為什麼疫情期間感冒率會降低?

防控傳染病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就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疫情期間因為聚集聚餐減少、戴口罩、勤洗手,每個人都很注意個人衛生,所以流感傳播途徑被切斷了,流感患者自然就少了。

疫情一來,感冒好像變少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對於普通感冒,由於疫情期間娛樂場所關閉,不去酒吧,不去聚餐,熬夜的情況就減少了。同時又很注意對自己保護,生怕著涼。休息得好,身體抵抗力增強,所以普通感冒也減少了。

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戴口罩:建議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各類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時都應根據需要佩戴合適的口罩。

勤洗手:勤洗手是預防各類傳染病非常重要的一個衛生習慣,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的狀態下采用七步洗手法徹底清洗雙手,每次洗手至少搓揉15秒。

常通風:空氣流通可減少和稀釋室內細菌病毒的含量,降低感染機會,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保持空氣清新。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左右,開窗通風時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講衛生: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做好其他個人衛生,對個人物品要定期清洗或消毒,保持所使用的物品清潔,一般可以用酒精進行擦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