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劉劍剛,1960年生於遼寧省黑山縣,自幼喜歡美術,師從著名畫家張樹人老師,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進修學習。後結業清華美院高研班。系京東華夏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會研究員,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劉劍剛的畫作高低起伏。堅挺壯拔;山嶺逶延,如龍盤之勢;群峰並峙,連綿遠去,群峰間煙雲浮動,山崖間飛瀑湍流。布以山林村居、舟帆石橋和大面積的江水,有源遠流長、百川歸海之意。畫的右半部奇峰峭拔,蒼崖競秀,煙雲舒捲,勁松傲立,瀑布奔流,層巒疊嶂,雄壯華滋之氣溢於畫間,喻意江山永固。

自古以來,山水畫的創作為眾多畫家所青睞,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原因是山水最能表現自然的純樸、高峻、挺拔、瑰麗,突出地呈現生命的強悍與不羈。劉劍剛老師擅畫秋嵐遠景,多描寫江南真境,不作奇峭的筆墨,兼畫龍水、無不臻妙。所寫風雨溪谷、煙雲晦明、千巖萬壑、山石瀧水、使人遐想。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松下對弈圖138cmx68cm

其畫山手法,用筆多細長圓潤,形似披麻,水用 紋,樹木多亭直,樹葉多用單筆、夾筆、皴法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用破式渲染,輔以點苔,充分階段表現出南方山水風景秀潤多姿。

桃華源裡得春多138cmx68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小結茅齋四五家、蕭蕭竹樹帶秋煙。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二泉180cmx70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松陰坐永日.心與雲俱閑180cmx70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雨過山色清180cmx70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穠綠到人眉目邊180cmx70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秋在白雲黃葉中180cmx70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138cmx68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拂雲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四時常作青黛色,可憐杜花不相識138cmx68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煙雨灕江畫中游138cmx68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138cmx68cm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在劉劍剛老師眼裡,滿目的山間不再是荒涼,貧瘠,溝壑縱橫的山體總閃現著旺盛的生命:根扎得很深的樹,開滿鮮花的陡坡凹地,幾孔窯洞,幾縷炊煙,漂浮的小船,變幻著的季節。

劉劍剛老師在創作中緊緊把握形、神兼備的原則,在強調意想的生活依據與自然氣息的同時,又不拘泥於生活的真實,在遠離真山真水中發揮想象的豐富性和自由行。#藝惠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藝惠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