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烤”來襲,如何度過“水危機”?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烤”來襲,如何度過“水危機”?

陳姝妤/攝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唐子晴 彭莉)

4月的攀枝花,空氣變得燥熱起來。

80萬立方米庫容的黃桷芽水庫,已乾涸見底,裸露在外的庫底大面積龜裂,裂口深度能夠放下一隻手掌……這是記者4月20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區大龍潭鄉迤資村看到的旱情。

今年,仁和區的一些鄉村再次面臨大"烤"。離雨季還有近2個月,仁和區塘庫蓄水量不到應蓄水的一半,全區92座水庫乾涸17座,200多口山坪塘乾涸82口,農村2000餘人飲水受影響。據初步預計,本月底仁和區受乾旱影響的農作物將達1.36萬畝。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烤”來襲,如何度過“水危機”?

彭莉/攝

水庫乾涸

蓄水調水給農作物解"渴" 旱情為何再襲仁和區?

"歷來降雨量就偏少。"攀枝花市仁和區水利局局長陳啟華介紹,全市降雨量自北向南不斷減少,仁和地處攀枝花最南端,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到全市人均一半。2019年,仁和區境內降雨比常年少2至5成,僅次於2011年曆史特大幹旱,各河道汛後基本斷流,地下水補充回升不足。

儘管全區92座水庫制訂了去冬今春供水計劃,"一庫一策"明確管控責任,強化水源統籌管理,改變了以前任意放水、無計劃用水狀況,但由於旱情呈現疊加態勢,塘庫蓄水不足現象突出,平地、大田、佈德、大龍潭等鄉鎮的灌區農作物均受乾旱影響。

記者走訪大龍潭鄉迤資村壩塘組發現,原本應該波光粼粼的的黃桷芽水庫已乾涸1個多月。走下堤壩,踏上龜裂的庫底,被烈日炙烤的沙土已經板結,幾隻山羊正在庫底尋草吃。

"從去年11月到現在,就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村民胡澤蕙接連搖頭,自家8口共2000多立方米容積的蓄水池,也沒剩多少水量。如果持續乾旱,種植的50多畝芒果至少減產一半。

不止迤資村。大龍潭鄉副鄉長李航說,截至目前,大龍潭鄉總庫容約1270萬立方米的17座小型水庫已有一半乾涸,總蓄水量僅剩240萬立方米,其中蓄水量最大的裕民水庫已處於死水位,蓄水量僅剩40萬立方米。

為了給全鄉10萬畝芒果、1萬畝蔬菜 "解渴",大龍潭鄉爭取到200萬立方米的計劃調水量,目前已調水160萬立方米,保障了芒果樹前期控花、掛果用水。此外,大力發展的高效節水管網及農戶自建的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旱情。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烤”來襲,如何度過“水危機”?

陳姝妤/攝

人地爭水

協同作戰為村民送"愛心水"

"快點,水送來了!"4月21日上午9時許,海拔約1800米的仁和區坪子灣村民小組,村民何正財吆喝一聲,和家人趕到家門口接水。

2個塑料桶裝滿50L飲用水,分別捆綁在一輛摩托車兩側。當天,坪子灣村民小組有7戶飲水困難的村民都收到"愛心水"。這些飲用水由村委會協調當地企業出運費、人工,家中飲用水有剩餘的村民出水,共同接力運送。

與田堡村情況類似,因缺水,前進鎮永勝村、高峰村等村社同樣面臨人飲困難和土地受旱的局面,600餘人飲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再不下雨,我家種的10多畝青花椒就懸了。"同樣乾渴的土地,讓何正財十分擔心。

據攀枝花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攀枝花的雨季將於6月上中旬開始,從現在到雨季來臨的近2個月時間裡,全市以高溫天氣為主。

為避免發生更嚴重的"水危機",仁和區成立了抗旱減災領導小組,全區"一盤棋"協同作戰,由區級領導"一對一"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科學統籌協調,解決飲水困難。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農業、後工業"的抗旱工作原則,實行嚴格的水源管理制度,對一些缺水嚴重的村民聚居點實施整合水源、集中管理、統一送水、限量供應的非常措施保飲水。

多措並舉應對這場大"烤"。目前,仁和區已整合各類資金1000萬元用於抗旱工程建設,實施29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項目,提升抗旱設施短板能力。同時,針對農戶和薄弱點位飲水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實施人飲鞏固提升工程100餘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