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邁克· 索耐特是奧地利人,生於萊茵河畔的Boppard城,是個做櫃子出身的木匠。他的父親是著名的製革匠人,叫佛朗茲.索耐特(Franz Anton Thonet of Boppard),他小時候跟隨父親做製革學徒。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1830年,索耐特開始試驗壓力彎曲木片、木條,再用動物膠固定形狀,用這個方法做傢俱。

1836年,他成功的製造出第一把彎木椅子,用多層木片疊合彎曲,再用膠固定,這把椅子叫做“波帕德椅”。同時,他還設法收購了膠水工廠“米切斯穆勒公司”。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波帕德椅

1840年他利用研製蒸汽木材軟化法(這種方法也一直沿用到今天),成功的使用硬木材彎曲成流線型或膠合板彎曲的方式,用熱蒸汽來彎木。

1850年設計了索耐特一號椅:維也納曲木椅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一號椅

1856年他又獲得工業化生產彎曲木傢俱的專利。

1859年設計、生產推出索耐特14號:Thonet 14號曲木椅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14號椅

這是專供咖啡館用的椅子,德文叫做“Konsumstuhl Nr. 14”,這把椅子利用蒸氣曲木技術製作,所有零部件都可以拆裝,方便運輸及工業化生產。優美、流暢、輕巧、被稱為“椅子中的椅子”(the chair of all chairs),一亮相即博得廣泛讚譽,迅速流傳開來,甚至出口到清末的中國。這把椅子從那時候批量生產,長久不衰。

1867年巴黎世博會授予“索耐特14號椅子”金獎。

到1930年為止,生產了3000萬把。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製作工藝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14號椅的不同座面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14號椅的結構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批量運輸方式

索耐特14號椅簡潔優美、輕巧實用,既具有手工藝的美感也能夠批量化生產,它既可以登堂入室,擺在王公貴族的會客廳裡,也可以成為普通大眾家中或路邊咖啡館裡的坐具。在當時以及後來的很長時間裡都非常受大眾歡迎,也成為很多著名設計師及畫家最喜愛的傢俱,甚至變成一件象徵品味和帶有裝飾意味的傢俱。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14號椅出現的畫作

1871 年 3 月 3 日邁克爾•索耐特病逝。他的去世給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但索耐特家族並未放棄從事曲木傢俱的研究和生產,公司在他 5 個兒子的經營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876 年,索耐特公司推出了“18 號椅”,這是一把減少奢華裝飾的椅子,在“14 號椅”的結構基礎上,巧妙地從後面插入一段能支撐整個結構的彎曲狀木環,從而比“14 號椅”更穩定、更舒適,其簡潔的整體造型也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索耐特18號椅

後世,很多當代設計都表達了對Thonet 14曲木椅的敬意。無印良品在2007年就策劃了MUJI plus THONET項目,邀請英國設計師James Irvine重新詮釋了Thonet 14曲木椅。他將椅子的高度比例放低拉寬,讓椅背從原本的圓弧形變成橢圓卵形,去除掉不必要的支撐,再將前方兩支椅腳拉直,就成了一件融合了MUJI柔和生活感與Thonet經典線條的neo- NO14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一把風靡世界160年的椅子

MUJI neo- NO14

Thonet 14至今已經生產超過5000萬把,它的成功不僅代表技術、生產方式的進步,更是現代設計理念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