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以“復興漢室”為口號起兵於宛,後如何統一天下的呢?

鐵男春秋


說起東漢,大家都不陌生,可大多人數對東漢的印象,一般都是那東漢末年,對東漢的建國過程沒有太多的瞭解。由於東漢是在新朝覆滅天下大亂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那段歷史是相當的亂,今天我就給大家梳理一下,東漢的建國過程。

在新朝王莽的末年,那時候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好多的人都趁著那股子亂乎勁起兵造反了,其中早期實力較強的兩支,分別是綠林軍和赤眉軍。當時劉秀和他的哥哥劉縯也趁亂起兵,後來他們就加入了綠林軍。

劉縯是個類似於項羽一樣的狠角色,帶兵打仗十分的勇猛,所以在綠林軍中威望比較高,可也就是因為這樣,在綠林軍打算選出一個劉邦子孫做皇帝的時候,劉縯落選了。原因很簡單,大家本來都是平起平坐的小頭目,你平時就比我們張揚,要是你當了皇帝,那我們以後還過不過。所以經過權衡考慮,最後大家選出了一個比較軟弱無能的劉玄當了皇帝,這就是更始帝。

雖說劉縯沒當上皇帝,可並沒有影響劉縯劉秀兄弟打仗的熱情,不久以後劉秀贏下了著名的昆陽之戰,劉縯也打下了宛城,還讓更始帝把宛城定為臨時國都。可這哥倆的功績並沒有得到正反饋,反而讓更始帝等人動了殺機。不久以後,更始帝等人就隨便找了個理由,把劉縯給殺掉了,然後那把屠刀就懸到了劉秀的頭上。

好在劉秀足夠機靈,在更始帝遷都洛陽之後,他就以去山東一帶平定農民起義軍為名,離開了那個是非之地。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以樊崇為首的赤眉軍接到了更始帝的邀請,來加入劉玄的部隊。只是劉玄沒有給樊崇足夠的尊重,沒過多久樊崇就離開了劉玄。

咱們再說劉秀,他去了東方以後,先是拉攏地方勢力,招攬人才,而後接連的打敗了銅馬等農民起義軍,收編了十多萬的起義軍隊伍,江湖人稱“銅馬帝”。那時候有人幹掉了王莽,迎接更始帝遷都長安了,看到劉秀勢力一天天的強大起來,更始帝有點擔心了,他先是派人拉攏,而後派兵監控,可最後劉秀還是宣佈稱帝了。

當時在東方有實力和劉秀叫板的,還是有幾支部隊的。其中有和他同一年稱帝的高祖後代劉永,還有被劉永拉攏過去的張步和董憲,所以劉秀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他們身上。可與此同時,長安那邊又出事了,當初被更始帝冷落的赤眉軍打了過去,他們也立了一個叫劉盆子的高祖之後為皇帝,去和劉玄爭正統天下。

劉秀感覺長安那邊要有變動,就派出人馬西進,也想在收拾東方的同時,看看能不能再西邊得點好處。咱們還是先說西邊,赤眉軍很快就拿下了長安,殺掉了更始帝,但是他們那種游擊隊的特性還是在的,很快出長安繼續往西走,劉秀的人就趁機拿下了長安。可沒過多久赤眉軍又回來了,他們重新拿下了長安,就和劉秀的人正式發生了衝突。在幾次交鋒之後,劉秀的人漸漸佔了上風,之後劉秀又親自帶兵參戰,終於打敗了赤眉軍,收編了他們的隊伍。

現在再說東邊,在和赤眉軍打仗的同時,劉秀已經和劉永交上手了。雖說大家都是高祖的子孫,可總要把另一個打成孫子才罷休,最後還是劉秀的人技高一籌,劉永兵敗被殺。

之後劉秀又派兵攻打張步,張步那算的上是一個類似韓信的人物,打仗極其兇猛,自信心也是超級的強,還有一點也類似韓信,就是他佔據著齊地,曾經被劉永封為齊王。為了對付張步,劉秀很是大動干戈,他派出了手下最能打的耿弇。具體過程比較複雜,總之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慘烈。等徹底拿下張步之後,劉秀曾經這樣表揚過耿弇,稱他是“有志者事竟成”。

東方的最後一個對手是董憲了,相對劉永和張步來說,董憲的抵抗力就差了很多。不過董憲有一個很戲劇性的結局,就是他在兵敗之後已經準備投降保命了,在投降的路上被漢軍抓住砍下了腦袋。

在徹底平定東方之後,劉秀把頭轉向了西面,西面他還有連個對手,一個是割據隴西的隗囂,一個是在蜀地稱帝的公孫述。

那隗囂是一個比較糾結的人,當初他趁亂起義的時候,就一心想依附漢室,所以他帶人馬投靠了更始帝,可後來更始帝靠不住,他只好重新回到隴西做土霸王。不過他的野心也就那麼大,在劉秀向他示好之後,他也表示要歸順劉秀。可歸順歸歸順,他從來也不去洛陽朝拜劉秀,所以劉秀對他並不放心。在經過幾次拉鋸扯皮之後,劉秀終於翻臉了,他派兵討伐隗囂。隗囂開始還是抵抗了一陣的,可一個一心當土霸王的人,那裡是想一統天下人的對手,所以隗囂最終還是兵敗之後,鬱悶而死,那隴西也就歸了劉秀。

接下去就是那個著名的成語了,得隴望蜀。劉秀開始向一統天下的最後一個障礙公孫述發動了攻勢。最初劉秀是一直勸公孫述投降的,畢竟弟兄們打天下打的很辛苦了,能和平解決最好還是不要用刀兵了。可公孫述不那麼想,大家都是皇帝,我沒出去打你,你也不該這樣對我啊,所以就一直撐著。最後劉秀看沒辦法了,還是要兄弟們再辛苦辛苦,就這樣,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舍了好多兄弟之後,漢軍拿下了成都。

從此以後,漢光武帝劉秀就統一了天下。





歷史的印跡


光武帝劉秀起兵前,是沒落皇族身份,他出自西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若論輩份,劉秀還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

劉秀家族沒落的原因,在於漢武帝時期,為鞏固集權統治而頒佈的“推恩令”,漢武帝要求各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這樣分下去,封地越分越小,使原來強大的王侯勢力削弱殆盡。

到了劉秀的父親劉欽這一輩,家道中落,只能做個濟陽縣的小縣官了。父親劉欽逝世以後,當時九歲的劉秀與兄妹便成了孤兒,淪為布衣平民,生活上沒有著落,幸好得到遠在南陽的叔父劉良撫養,才得以長大成人。

劉秀早年大部分時間勤於農事。公元八年,外戚王莽篡漢奪權,當上了新朝皇帝,西漢從此滅亡了。

王莽的新朝為籠絡人心,特意下令當時培養讀書人的最高學府長安太學開始擴招。新朝天鳳年間(公元十四年~十九年),劉秀來到長安求學,跟隨中大夫許子威學習《尚書》。學後回到南陽,時值天下大亂,爆發了綠林、赤眉等農民起義。劉秀的長兄劉縯也四處聯絡,準備發動起義。

而劉秀則是一個多謀善略、行事謹慎的人,他確認天下亂局已定,才下決心起兵。公元二十二年,劉秀與李通等人打出“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從宛城起兵。同時,其兄劉縯也率眾在舂陵起兵。

劉秀與其兄起兵後,深謀遠慮,克服重重困難,才逐步統一了天下。

一、當起義軍還很弱小時,善於尋求支持、聯合綠林軍共同作戰。

起兵後,劉秀與其兄劉縯所率領的起義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當時,他們不但缺兵少將,裝備不精良,而且周圍大部分地區都被王莽的新朝官軍牢牢地控制著。

在這種情況下,劉氏兄弟這支隊伍要想與官軍單打獨鬥,顯然是不明智的,一旦行動上稍有疏忽,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於是,劉氏兄弟就積極尋求外援,主動與附近的綠林軍聯合,共同抗擊王莽官軍,由此逐漸扭轉了不利形勢。

二、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善於韜光養晦,只有先保住生命,才有統一天下的希望。

公元二十三年二月,綠林軍高層領導扶持了劉氏宗族裡易於控制、性格懦弱的劉玄為皇帝,改元“更始”,史稱劉玄為“更始帝”。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其兄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在與王莽官軍多次作戰中,劉氏兄弟以其卓越的指揮才能和過人的謀略立下了顯赫戰功,威名大震,越來越受到眾人的敬仰。

但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其兄劉縯性格剛毅,鋒芒外露。因此,遭到更始帝劉玄的猜忌,擔心劉縯將來會危害自己的皇位,於是就設計殺害了劉縯。

劉縯被害時,劉秀正領兵在昆陽作戰,並取得了昆陽大戰的勝利。得知大哥遇害,劉秀內心異常悲憤,而此時更始帝劉玄又下詔讓劉秀回去。劉秀免不了擔心自身安危,可是從長遠一想,劉秀覺得還是回去為上策。

於是,他強忍悲情,奉詔回朝。回來後,劉秀隱藏內心,收斂鋒芒,從不私自接觸其兄劉縯的部下,也不表白自己的昆陽大戰之功,而是直接向更始帝劉玄請罪,言稱兄長冒犯君上,自己作為弟弟也有罪過。

那更始帝劉玄生性多疑,喜好猜忌。他認為,劉縯外露鋒芒,不好使喚,向來不服皇威,所以才殺掉劉縯。他本以為劉秀一回來,肯定要大鬧情緒。

沒想到,眼前的劉秀竟如此謙卑恭順,這反倒讓更始帝劉玄內心生出愧意來。所以,他不但沒怪罪劉秀,反而加封劉秀為武信侯。

為進一步消除更始帝劉玄的疑忌,劉秀在受封武信侯不久,又大張旗鼓地迎娶了十九歲的豪強世家之女陰麗華,每天與諸多官員暢飲歡談。

在外人眼中,根本看不出劉秀對大哥劉縯之死,有什麼難過之情。更始帝劉玄看到劉秀如此表現,認為他不會有什麼大志向,便放下心來。

而陰麗華是一位風華絕代的女子,她為人賢德善良,不但知書達理,而且善解人意。通過與陰氏家族聯姻,劉秀不但迎得了美人歸,他的統一大業還得到了豪強世家陰氏兄弟的大力支持。

劉秀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自己若沒了生命,還拿什麼統一天下!在自身羽翼還未豐滿之時,必須得忍耐。所以,他此次隱忍負重、韜光養晦,正是他後來統一天下必不可少的舉措。

三、審時度勢,乘機壯大自己。

公元二十三年六月,劉秀指揮的昆陽大戰雖然一舉消滅了王莽的官軍主力,使王莽的新朝政權徹底崩潰。這年九月,綠林軍攻進長安,王莽在混戰中死掉,新朝就此滅亡。但是,此時天下並未統一。

黃河以北各州郡,在是否歸順更始政權的問題上,都在你看我、我看你,各揣心腹事,而赤眉軍在山東也日益壯大起來,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

為此,更始帝劉玄於公元二十三年十月做出決定,派劉秀行大司馬事,前往黃河以北地區鎮撫河北各州郡。劉秀藉此機會採納了友人鄧禹的建議:“延攬英雄,取悅民心。”

劉秀剛到河北時,根基不穩,兵力不足,幸有上谷、漁陽兩郡兵力支持,又通過政治聯姻結好河北真定王劉楊,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

從此,真定王劉楊手下十萬大軍歸劉秀指揮,得到如此豪族強宗的支持,劉秀的勢力因而大增,乘機剷除了一些較大的割據勢力。

四、羽翼既豐,當機立斷。

劉秀在河北一天天壯大起來,這令更始帝劉玄感到非常不安,他立即派使者到達河北,宣佈賜封劉秀為蕭王,並讓他把兵權交出來,然後馬上返回長安接受封賞。

與此同時,更始帝劉玄又派親信謝躬擔任幽州牧,接管幽州兵馬,暗中監視劉秀的一舉一動。而此時的劉秀已非昔日之劉秀了,他以河北尚未平定,自己不便離開為由,拒不執行更始帝劉玄的命令。

沒多久,劉秀授意手下大將出兵擊殺了幽州牧謝躬,收編了幽州兵馬。隨後,又斬殺了更始帝劉玄新任命的幽州牧以及上谷等地的太守。至此,劉秀正式脫離了更始帝劉玄。

五、組建強大的軍隊,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擺脫了更始帝劉玄的控制後,劉秀終於可以放手大幹了,他調集幽州十郡突騎,出擊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農民軍,迫使數十萬銅馬農民軍投降,並把其中的精壯人員收編到自己軍中,組建起了具有強大作戰實力的隊伍。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劉秀在眾將的擁戴下,於河北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仍使用“漢”的國號,改元“建武”,光復漢室。十月,劉秀定都洛陽。史稱後漢(或東漢),劉秀就是漢世祖光武皇帝。

緊接著,劉秀採納了來歙的計策“聯隴制蜀,西和東攻”,確定了“先攻關東,後擊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統一全國”的作戰方針。從建武元年到建武十二年,劉秀又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平定了天下,結束了新莽末年以來農民戰爭、軍閥混戰、地方割據的混亂局面,使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華夏大地重歸一統。

從劉秀起兵統一天下的全過程來看,正應了荀子說的那句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就是說,君子的本性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他們的資質與一般人也沒什麼區別,那麼,他們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

只是因為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他們懂得利用外物,善於利用他人的力量。這是君子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途徑。畢竟,任何時候,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善假於物”才能幫助創業者走向成功。


古事故事


劉秀,光武皇帝,開創“光武中興”。

騎牛打仗的皇帝

  • 劉秀,漢室後裔,得益於漢武帝推恩令,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平民百姓了。
  • 新朝建立後,因王莽的改革激進,損害了世族豪強的利益,人民生活困頓。很多勢力揭竿而起,因人心思漢,響者雲集。
  • 劉秀眼珠一轉:“我也可以起義吧?”經過一番密謀後,在舂陵起兵。因他自身不富,加之追隨他的人也財力有限,導致他們裝備極差。在殺死新野尉之前,他一度騎牛上陣。不知他騎著牛打仗的時候,有沒有怨恨漢武帝。

明哲保身,一戰成名

  • 劉秀自己領導的起義軍勢力太小,便和其他反莽勢力聯合。尊劉玄為帝,劉玄因劉秀的哥哥時常挑戰自己權威,便將他殺了。劉秀為了保全自己,便向劉玄示弱。
  • 王莽的百萬軍隊由王邑率領,誓要把反莽聯軍在昆陽消滅。由於王邑剛愎自用,加之劉秀驍勇善戰。在劉秀多次率軍衝擊後,王邑的軍隊大敗。此後,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身死,新朝滅亡。

徐而圖之,建都稱帝

  • 新朝滅亡後,還有大部分地區劉玄沒有平定,加之其他地方還有起義勢力,皇室林立。為了減少損耗,劉玄派劉秀去勸降河北的勢力。劉秀剛去的時候舉步維艱,經過鄧禹勸說,劉秀著手平定河北,並用自己聯姻,尋求當地世族和豪強支持。
  • 劉玄見劉秀壯大,想要坐收漁利,被無情拒絕。此後劉秀軍隊多次征戰,收編了多個起義軍隊,實力大增,其中以銅馬軍最為著名。
  • 建武元年(公元25)六月,劉秀稱帝於鄗城,國號“漢”,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借力打力,一統天下

  • 劉秀稱帝后,坐山觀虎鬥。等劉玄和赤眉軍打得差不多的時候,乘機出擊,親自坐鎮,幾番較量後,打敗了赤眉軍。
  • 在打敗赤眉軍後,又用時五年,攻克了隴右和巴蜀。自此,全國一統。

劉秀自登基後,用時十二年,統一全國。此後,他勤於政事,輕徭薄賦,與民休養,國運漸昌,史稱“光武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