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8家信託公司換帥,迎來28位新掌門人!

新年第一週,信託行業又傳換帥聲。


2020年1月7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信息顯示,山西銀保監局已於2019年12月31日核准雷淑俊山西信託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相關信息顯示,雷淑俊此前曾擔任山西信託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後因總經理崗位空缺,代理總經理職務近一年後轉正。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19年換帥的信託公司已超過三分之一涉及28位董事長或總經理;內部升遷的有15位,佔比過半。


其中,有浙金信託、華宸信託等4家信託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在2019年雙雙換帥


據介紹,信託行業的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變動,對公司戰略發展方向、長期經營目標以及特色化定位將產生重要影響。如果過於頻繁變動,可能會影響決策的長期貫徹實施,不利於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信託業去年迎28位新帥,其中有23位是內部調動


2019年12月31日,地方銀保監局核准了兩家信託公司高管的任職資格。其中一家為山西信託,雷淑俊山西信託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獲山西銀保監局核准;另一家為五礦信託,劉國威五礦信託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青海銀保監局核准


公開資料顯示,劉國威長期任職於五礦集團,此前為五礦信託大股東五礦資本副總經理,曾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金融業務中心副總經理兼金融業務中心資本運營部總經理兼五礦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紀委委員等職務。


本報記者對銀保監會官網信息梳理後發現,2019年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共有24家換帥,佔比超過三分之一,合計有28位新任董事長或總經理走馬上任

。其中,有15人來自於企業內部升遷,8人為集團工作調動而來,5人來自其他金融機構。


綜合來看,28位新高管中,有23位為集團內部調動,由此可見,信託公司新高管多為“自家人”。


另有5位新任信託高管屬於外派,原單位與任職單位並無直接從屬聯繫。具體來看:

雲南信託董事長甘煜曾任職平安銀行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華宸信託董事長田躍勇曾任職內蒙古銀行副行長;

北方信託總經理韓立新曾歷任天津信託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

安信信託總經理王榮武原為重慶信託董事;

吉林信託總經理張洪東此前為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副主任。


回顧2019年,超過三分之一的信託公司出現換帥,對信託行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託高管變動,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信託公司股權變更,引起高管變動;二是換屆或退休導致內部調動;三是信託公司經營業績不佳,導致部分高管跳槽所致。


近兩年,信託公司高管更換頗為頻繁。本報記者瞭解到,2018年也有24家信託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變動,變動原因包括正常人事調動、股東變動影響人事調整以及市場化離任選聘等。


4家信託公司“將帥”雙換,戰略規劃及發展目標或生變


本報記者還發現,2019年,浙金信託華宸信託

西部信託民生信託4家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雙雙更替。其中,多數為內部升遷。比如,

民生信託的原總裁張博升任董事長,總裁一職由原首席風險官田吉申接任;

西部信託原總經理徐謙升任董事長,總經理一職則由原副總經理賈旭接任。


總體來看,信託公司高管密集換帥,與信託業轉型的大背景息息相關,2019年的“嚴監管”形勢無疑給信託公司的經營造成不小壓力。用益信託在研報中表示,去年監管環境持續收緊,監管日趨專業化、精細化。2019年初召開的信託監管工作會議提出,2019年信託監管的核心是“三管、一提高、一加強”,即管戰略、管風險、管股東,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加強黨建。從2019年全年發佈的監管政策來看,上半年信託業監管工作的主旋律集中在管戰略和管風險方面,其中以“23號文”為典型,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監管短時間達到一個高峰;下半年,在對相關業務繼續保持高壓監管的同時,對信託業監管的基礎環境建設也開始浮出水面,除了信託受益權賬戶系統的建設外,對信託公司股權管理的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


“與其他金融機構橫向比較後可以發現,2019年信託公司高管變動相對頻繁,可以說是行業轉型壓力的真實反映。”帥國讓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可否認的是,高管變動頻繁的信託公司,其戰略規劃及發展目標亦會產生一些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