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山西省中醫院 王晞星

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大腸惡性腫瘤)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這是一個特殊的宣傳週,“腫瘤防治遇上了新冠肺炎”,使我痛心的是在疫情期間有部分患者延誤了病情,甚至早期患者拖延成中晚期。讓全社會共同參與,提高人民群眾的腫瘤防治意識和能力,作為醫務工作者,責無旁貸。現就大腸癌的防治相關知識簡述如下。#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大腸癌前病變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大腸癌是可防的。腺瘤性息肉是息肉是最典型的癌前病變,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大便習慣改變,或大便變細。尤其是家族中有腸息肉病史者,更應注意,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及時行纖維腸鏡檢測。一般大腸癌篩查分三個步驟:問卷調查,糞便隱血試驗及腸鏡檢查。只要及早發現息肉有癌變跡象,及時手術甚至鏡下切除。平時調攝除情志調暢外,應注意飲食。腸道是個鹼性的環境,肥肉、油膩等肥甘厚味堆積到腸道打破這種環境,容易促使息肉的生長。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中醫講六腑以通為用,長期便秘有為息肉的亦生長提供了條件。多吃蔬菜、新鮮水果,儘量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取,可以吃一些酸性、化溼食物,例如烏梅、薏苡仁等,中藥中常開白朮、茯苓意義也是在此。

中醫藥的療效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中醫藥防治大腸癌療效是肯定的。本次疫情,中醫藥治療的療效彰顯,得到國內外的認可,而在治療大腸癌中又有其獨特優勢。古代沒有“大腸癌”病名,屬於中醫“腸覃”“下血”等範疇。主要病機是脾虛,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是其本,溼熱、痰濁、瘀血為其標。早期腸癌中醫藥干預意在快速恢復患者狀態,化療期在於增效減毒,維持期中醫藥起主要治療作用,而晚期要延緩生存,提高生活治療為目的,不能一味應用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抗腫瘤活性的藥物,以免損傷脾胃功能,飲食難入,背道而馳。

大腸癌肝轉移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大腸癌最常見的是肝轉移,要分情況可以治療的,甚至長期存活。研究顯示,約50%大腸癌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肝轉移,這與解剖結構、血流分佈密切相關。對於可切除肝轉移灶的患者來講,正確的評價手術至關重要,並且對於“寡轉移”可供選擇的局部治療手段包括動脈導向栓塞、立體定位放療、射頻消融等,切不可一見晚期便放棄治療,更有甚者轉向非正規療法,貽誤病情。

綜合以上,腸癌的防治,需全社會共同參與,讓我們攜起手來,早防、早控、早治。

山西省中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大腸惡性腫瘤)

腸癌防治 共同行動

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領域國家財政投入最大、重視程度最高、行業內外關注度最高的一項基礎性建設項目,是振興和發展中醫藥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

山西省中醫院在山西省政府、山西省發改委、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領導的支持下,組成以王晞星教授為核心的大腸惡性腫瘤治療團隊,於2018年獲批成為第二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大腸惡性腫瘤)建設單位。成立山西省中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辦公室、分子生物實驗室(暨腫瘤專病實驗室),並每年按醫院總收入的1%投入臨床研究。並依託建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山西中醫腫瘤區域醫療中心,打造成山西省區域內、乃至全國一流的中醫大腸惡性腫瘤治療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