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已啟動,辛安片區竟然沒有設站點?

辛安自從成為西海岸東區中唯一的剛需購房者之地後,再也沒有火過,即便是最近的地產牛市,那時辛安的新樓盤也只是附和著漲了漲,反而不如二手盤漲的多,究其原因是新盤少的可憐!那時的辛安片區基本是本地企業為主,根本沒有外來的和尚入駐!

島城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已啟動,辛安片區竟然沒有設站點?


當外地房地產要搶灘辛安片區時,調控政策是剛需購房者之地的辛安,戶型啥的沒問題,你倒好,搞出個物業費接近3元/平方,你這是讓剛需購房者買得起房,交不起費哈!一個個車位賣的比開發區都貴,堪比搶錢呀!

試想,你們在調研辛安片區購房者需求時,一定看過周邊的產業吧?從保稅園區內的企業,到前灣港附近的物流企業、穿過海信工業產業園區,到達海爾工業園,然後跳過幾次要宣佈破產的澳柯瑪工業園區,直接到達科技大學附近的工業園區;哪一個門口,不是掛著招工的牌子?內容幾乎一樣,待遇如何好,薪資5000+,當然也有工資好的(工作一般都是非常累的),可是一打聽,根本不大合拍,工資能達到,但不是每個月,工作基本是10個小時,主要是靠週末加班賺錢!否則,只要工作條件好,待遇高,有能賺錢,傻子才不去呢?

島城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已啟動,辛安片區竟然沒有設站點?


在這些工廠中的不少工人都有購房需求,能在附近買個房,上班也方便,他們是真想的!可是,當看到各個項目推出的房源及房價後,不由大呼,“買不起”!附近區域的房價基本在12000元/平方,按照月薪5000元/月計,買一套90平方小三居,不吃不喝也得18年,那還不計算利息!即便這樣,也許有人會說,可以兩個人有工資。想法很理想,如果有孩子,孩子不得養啊,雖說上學不怎麼花錢,可是孩子不得上培訓班啊,不得吃喝拉撒呀!何況物業收費也得近300元一個月呢?

也許開發者還一臉無奈的說,房價不高啊!對比開發區裡面真的是低的不能再低了,你們這些消費者真不知足!所以他們把房價定在了12000左右,如龍湖、興華、萬科等。可,這能比較嗎?教育資源不一樣,購物不一樣;現實是辛安連個區直屬小學都沒有,整個辛安就兩個購物中心,家家悅和國貨,而且連個像樣的快餐與酒店都沒有。

雖說沒有了以前的塵土飛揚,但也還是農村氣息!

所以,不少剛需者,打起行李,背上行囊,另覓他處了!加之疫情影響,直接不會來了。

島城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已啟動,辛安片區竟然沒有設站點?


這也可以解釋,為啥那麼多工廠招不到人,如果有工人,也是年輕人佔少數!年輕的購房主力軍少了,房子當然不好賣了!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所以說房主不炒的定位是正確的,不能再像往年一樣,靠地產拉動經濟了,搞好實業,讓經濟良性循環起立,實體強大了,勞動剩餘多了,消費能力增強了,各行各業都將受益!所以,唯有建立好產業循環鏈,才能救房地產於水火,否則就是睜開眼睛就是天黑了!

也許最近的新政策會讓開發者看到破曉的黎明,但在有大政策壓頂的前提下,收效甚微!關鍵時刻還是價格說話,什麼價值,什麼配置,價格才是王道!未來經濟不可測,或許讓利才是王道!

島城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已啟動,辛安片區竟然沒有設站點?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看各售樓處仍舊是門前冷落鞍馬稀;所以說,這是辛安片區開發商不好過的一年,也是剛需者充滿期待的一年!

哎!都說島城樓市開始回暖,各市區都已經踏上走向春天的列車;而西海岸開往春天的房產列車,在辛安片區竟然沒設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