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陰轉陽”!該省會要求牡丹江、哈爾濱來返人員核酸檢測,三次!

黑龍江省的疫情態勢近期備受關注。日前,由綏芬河口岸入境輸入病例激增,哈爾濱出現“一傳多”疫情。


昨天(19日)下午,黑龍江的臨近省份吉林省省會長春市,為了防範跨省病例流入緊急下發通知,即日起,自哈爾濱市、牡丹江市來(返)長的人員,需要進行14天的單獨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需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相關費用自理。

檢測費用自理

長春市政府網站4月19日刊文披露《長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告》指出:

  • 4月1日以來,有哈爾濱市、牡丹江市旅居經歷的來(返)長人員,須主動向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報告;

  • 即日起,自哈爾濱市、牡丹江市來(返)長的人員,需要進行14天的單獨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需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相關費用自理;

  • 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於哈爾濱市、牡丹江市來(返)長的人員,要進行登記報告,進行14天的單獨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需進行三次核酸檢測;

  • 對違反本公告相關要求,造成嚴重後果的,將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規定的相應法律責任。

根據吉林省衛健委網站消息,4月18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長春市1例,吉林市1例)。截至4月18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例;全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93例。

核酸檢測次數有講究

此前,隨著人員流動陸續恢復,各地紛紛出臺針對特定地區來返人員的篩查措施,其中不乏需要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之舉。但根據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官方發佈通知要求來返人員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的,十分罕見。

  • 例如,昨天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明確,外地來京入住酒店賓館人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出差返京人員等多類人員來京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其中並未提及要進行多次檢測;

  •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表示,自4月7日起,對武漢市來豫返豫人員全部免費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和血清檢測,並未提及需要多次檢測;

  • 上月底,山東菏澤等多地通知稱,湖北返回人員抵達後立即健康檢查核酸檢測,並未提及需要進行多次檢測;

  • 成都市衛健委發佈消息稱,對4月8日以後湖北等重點地區來(返)蓉人員原則上不再實行隔離醫學觀察,但要嚴格實行全員核酸檢測。其中,武漢來(返)人員抵蓉後需進行兩次核酸檢測。除武漢外的湖北等重點地區來(返)人員,抵蓉後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不過,政知見注意到,針對我國境內跨省流動的人員,各地防疫政策中需要多次檢測的並不常見,但針對入境人員,多地出臺措施大都要求進行多次檢測。

4月14日,遼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指出,通過機場、海港、陸路所有類型口岸的入境人員一律集中隔離14天,並進行兩次核酸檢測和一次血清抗體檢測;

4月8日,寧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通知,對境外入寧人員全部實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分別在入寧時、解除隔離前進行2次核酸檢測篩查;

3月16日,山東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通知要求,對所有入境來魯人員,除入院治療和接受醫學觀察外,一律集中隔離,抵達隔離點當天和隔離期滿前一天,分別進行1次核酸檢測。

長春市已經出現陰轉陽輸入病例

為什麼要求進行三次核酸檢測?我們從兩個維度來討論這一問題。


首先,黑龍江、吉林、遼寧作為臨近省份,人員流動頻繁。“東三省”的叫法在我國由來已久,也能看出這三個省份之間聯繫密切。目前向好的防控態勢來之不易,哈爾濱、綏芬河(確診病例轉至牡丹江市治療)出現新的疫情情況,鄰省吉林謹慎對待不為過。政知見注意到,在哈爾濱出現交叉感染多人被問責後,前天下午,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赴哈爾濱疫情防控指導組組長王永康帶領指導組到哈爾濱市召開會議甚至明確:“遏制疫情反彈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

另外,由於新冠病毒“狡猾”,此前報道已經披露過不少病例在單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後轉陽的情況,因此進行多次核酸檢測也可看作是更加保險的篩查手段。

聚焦到長春本地,目前當地已經出現多次檢測陰性而後轉陽的確診病例,並且該病例正是從牡丹江市返回長春人員。

吉林省衛健委最新通報中指出,18日確診的輸入病例系長春人,其4月6日乘坐大巴車經黑龍江省綏芬河口岸入境,4月7日由當地專車轉運至牡丹江市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醫學觀察。該病例入境時經海關進行了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4月11日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和一次血清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4月16日,由吉林省工作組專車轉運回長春市集中隔離點隔離醫學觀察。4月17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晚由120車送至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隔離診治,肺部CT檢查有影像學改變。4月18日經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確診病例。

資料 | 吉林省政府網 北京青年報 環球網 山東省政府網等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慧

圖片編輯:朱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