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很多女性朋友在產前疏於鍛鍊,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鍛鍊的經歷。所以健身履歷的空白是很多女性產後身材恢復較慢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這種缺乏健身“履歷”的朋友,應該從哪裡開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

自己練還是找教練?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如果自己沒有產前的健身經歷,產後鍛鍊自己學習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自己花時間和試錯成本高,這些都不具備經濟性。

一個具備科學知識、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教練可以保障你的產後恢復訓練。

選擇什麼樣的教練適合你?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在眾多健身房、工作室和教練中,如何選擇又是一個值得研究思考的問題。並不是每一個教練都具備我們上面提到的能力。

例如很多健身房裡的教練,雖然有一定的資質,但是如果比較年輕且沒有孩子,可能在設計訓練計劃上缺乏一些細節。畢竟自己沒有本體感受。

有一些專門做產前產後的機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在器械選擇、教練的技術和經驗方面都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健身方法是通用的麼?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健康連續體中,我們可以把孕產後的女性歸類到康復階段。在這個階段,女性產後身體主要存在產後體重滯留、腰背部疼痛、盆底肌功能性障礙以及腹直肌分離等問題,且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失調。產後問題涉及的身體部位主要都集中在核心區域的腹部、腰椎、骨盆和髖關節,核心肌群包括豎脊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腹直肌、腰方肌、多裂肌及骨盆底肌群。所以我們在訓練時候,需要針對性的,用偏康復的訓練內容去解決這些功能性問題。

如果我們直接採用多關節、大肌群和高心率的方式去鍛鍊,對於缺乏功能性基礎的各位女性產後朋友的收益可能較小,不利於保持訓練頻率和效果的產生。

女性產後鍛鍊究竟應該怎麼做?

不管我們最後是否請教練,這個思路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究竟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1.墊上動作優先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從人類成長髮育的角度來講,都是先從仰臥、俯臥到跪姿等等,這樣的順序來的。如果你有了寶寶,恰好就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功能性異樣時,我們可以迴歸至這樣的“原點”開展訓練。

仰臥位置的“死蟲”動作,俯臥位置的IYW、四點支撐的鳥狗式,都是我們回到原點,建立軀幹核心感知的優質選擇。它們對我們的腹直肌分離問題都有極大的恢復作用。

2.基礎功能性訓練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基礎的功能性訓練是建立在墊上動作的基礎上,為的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擁有更加健康的體態和行動能力。比如即將大量抱孩子的動作與出門買菜的動作。

屈髖、單腿蹲、推和拉,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動作模式需要我們在訓練中不斷練習加強,給自己提供能量。

3.穩態心肺運動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以上兩點均為抗阻力訓練,我們的內在循環系統也需要不斷加強,為骨骼肌提供能量。在進行心肺系統訓練的時候,無論是跑步、游泳還是單車等,掌握好強度是重點。

強度指標可以參考自己的心率。心率的快慢說明身體對氧氣的需求不同,把控強度讓心率不要跳得過快是有氧運動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結

女性產後鍛鍊指南

自己練還是找教練?

找什麼樣子的教練?

無論是否有教練都應該知道的產後鍛鍊思路。

這些都已經一一分享給大家,如果您有任何的疑問,歡迎孕產身材管理Lexie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