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走入冠心病治療誤區

提起冠心病的支架治療似乎家喻戶曉,但至於什麼情況下使用支架治療是不少冠心病患者的困惑。那麼,讓我們一起聆聽國際知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對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建議吧!(信息來源於胡大一大夫公眾號)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我想肯定支架技術的研發,是治療冠心病的一個重大進展。支架技術本身是好個技術,因為它對一些病變相對簡單,不復雜,或者適應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它是一個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快最有效的措施。但是我想冠心病的治療,絕對不是僅僅支架一種方式,需要在藥物,支架和手術當中,做選擇。由於信息不對稱,患者是很困難,所以我想強調,第一,支架對於明確診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它可以挽救心肌,挽救生命,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做得越快,挽救心肌的範圍越大,做得越及時,挽救生命的機會越高,千萬不要猶豫。


莫走入冠心病治療誤區

但是對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體檢意外發現的,一些不同程度的狹窄,臨床上沒有症狀,病情穩定,我想支架不可能預防心肌梗死,得了心梗,它可以挽救心肌,挽救生命。但你沒有心梗,病情穩定,支架不可能預防心肌梗死,因為支架本身是金屬異物,放到血管裡容易產生血栓,血栓才是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的源頭。所以我說放了支架需要用更多的,預防支架內血栓的抗血小板藥物,所以過去在群眾當中,傳得非常廣泛。我多年的抵制,現在已經有所改觀,說什麼狹窄超過70%就要放支架,不放支架隨時猝死,隨時心梗,這是誘導患者過度支架的非常荒唐,不靠譜的言論,也有利益的驅動。


莫走入冠心病治療誤區

我覺得一個老年人,平常生活跟他的年齡匹配,生活質量很好,發現一個血管完全閉了,有的患者也會去接受,一看見血管完全閉了,感到非常緊張,這種情況它肯定不是心梗。它是幾十年,像樹的年輪一樣逐漸形成的,在這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側支循環,這是為什麼他沒有症狀。什麼叫做側支循環,就是供應我們心臟的血管,不是獨一根,它是多個血管形成的網。如果一個血管經過十年二十年,逐漸狹窄,逐漸閉塞的時候,其他血管會伸出援手,發出血管新的分支幫它供血,這也是很安全的。


莫走入冠心病治療誤區

現在另一個傳說,對患者也是影響很大的,說沒有症狀更危險,我覺得冠心病有症狀沒症狀,都危險,當然沒有症狀不等於沒有危險。但我關鍵要跟大家講清楚,化解風險不靠支架,這個道理被講歪了,這種穩定患者的措施,第一,一定要把煙戒掉。第二,要認真吃好他汀,劑量不要大,中等劑量,必要時加依折麥布,把壞膽固醇,降到1.8毫摩爾每升以下,或者更低。第三,在醫生指導下做有氧運動,輔助其他的運動方式,運動是推動側支循環的非常好的辦法。還有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獨創的一些辦法,比如體外反搏,沒有任何創傷,對減少缺血都有很多好處,所以我覺得病情穩定的患者,不要盲目地接受支架治療,只有在經過充分的藥物,生活方式的干預。

莫走入冠心病治療誤區

康復的過程當中,如果經過治療,還有明顯的心絞疼症狀,比如說限制活動,一走路胸部不適,咽部不適,站起來五六分鐘就好,經過充分治療症狀不能緩解,影響生活質量,這時我覺得做支架,對這種患者可起到緩解症狀的目的,就像你頭疼吃阿司匹林,可以讓頭疼消失,你放支架,可以更充分地緩解這些症狀。但它不延長病人的生存,不化解心肌梗死的風險,不減少卒中,不減少心血管死亡,大家應該瞭解這個,就心肌梗死是救命的,穩定患者主要是緩解症狀,如果經過藥物康復,還有明顯的症狀,你覺得我想提高生活質量,想更充分緩解症狀,也可以考慮支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