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亦是“自考”自律性成今年高考隱藏條件

高考延期,留給了考生更多的複習時間。對於那些尚未開學的高三考生而言,疫情期間,居家複習的他們面對著哪些難題?老師們又有何應考建議?

是人生大考更是自律大考

早上6時鬧鐘響起,北京的高三學生陳蕊爬起床,洗漱、吃過早飯後,坐到書桌前開始背誦英文單詞。7時25分,學校早自習開始,上線打卡後,陳蕊便根據老師的安排開始背誦語文課文。隨後是一整天的課程,老師們在電腦屏幕那頭帶領學生複習課程並解答疑問。下午17時30分下課,陳蕊吃過晚飯便埋頭做作業,交完作業後,她還會給自己再佈置複習任務,經常到凌晨1時才休息。

“雖然我安排了明確作息表,但坐在家中複習,氛圍不一樣,做夢都盼著開學的日子。”陳蕊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有時候長期盯著電腦屏幕聽網課,老師和學生互動少了,難免會發困走神。加上身邊沒有同學一起並肩作戰,孤獨備考的她也少了些攜手並進的動力。“以前在教室,如果學不動的時候,看到身邊還在埋頭苦讀的同學,就會燃起鬥志,現在全靠老師在微信群中的每日鼓勁了。”

“人生大考遇上疫情,對學生的自律要求更多了,差距可能就在這一兩個月居家備考中拉開了。對於那些自主性和自律性強的學生,在家複習期間,他們更能查漏補缺。”北京市一所中學的高三語文老師郭子逸說,因為沒法與學生當面交流,老師也沒法確保學生專心學習。“我就曾發現學生頭像顯示正在上課,作業也按時交了,可不一會朋友圈中出現了他正在玩遊戲的消息。”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律性,緩解學生備考的孤獨感,郭子逸每週都會利用班會和學生們聊天,並組織一些複習活動。同時她還和家長積極聯繫,希望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雲模考”效果幾何?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份明確了開學時間,江蘇、四川等地的高三學生也已經陸續返校。記者發現,回校後學生們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校組織的模擬考試。

而對於仍在家複習的考生而言,“雲模考”仍是當前主要的檢測網課效果的手段。採訪中記者發現,“雲模考”一般是由老師將試卷電子版發送給家長,打印出來後學生進行答題,也有學校是郵寄試卷或直接把試卷發佈在相關學習平臺上。答題結束後,學生將答案拍照上傳系統或直接發送給老師。條件允許的地方,學校會全程利用視頻監考。

“學生的分數里,到底水分幾成,可能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郭子逸告訴記者,雖然學校多次強調學生要對自己負責,自主答題,不要作弊,但離開了學校的監考環境,只能靠學生自覺了。

為了給學生營造出更真實的考試環境,郭子逸所在的學校還向學生髮放了高考“同款”考場髮捲和收卷鈴聲。她班上的學生王欣的臥室門口,貼著“第一考場”的標識,臥室牆壁上貼著“沉著應考 細心檢查”的標語。王欣會按照真實考場的要求,只帶著考試所需文具進入“考場”,家長為她發放試卷,播放考場鈴聲。

心態調整很關鍵

學生居家複習後,高三教師丁丹成了“24小時客服”。“學生們複習中如果遇到問題,隨時都會發微信給我。在他們發來的問題中,我更關心的是他們的心理狀況。”丁丹說。

丁丹告訴記者,開學時間和高考是否延期沒有確定答案的時候,部分學生把居家複習當作一種臨時狀態,“可當高考延期消息一出,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

高考延期,丁丹的部分學生認為是好事,有機會把之前落下的課程補上。但也有部分學生感到有些“失落”,感覺又重新回到了起點,需要再次加速衝刺。丁丹利用班會和點對點指導的機會,調節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複習上。

南京金陵中學校長孫夕禮談到當前高三考生的心理狀態時也指出,考生們可能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考生們要提升自覺、自律和自信的素質。”

而部分家長也對當前的情況存在焦慮心理。針對居家複習期間家長和學生如何共同面對高考壓力,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喬志宏表示,特殊時期,家庭應該發揮“安全島”作用,幫助孩子制訂合理學習計劃,樹立健康積極心態,共同渡過難關。

(應採訪對象要求,郭子逸、陳蕊、王欣、丁丹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