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小麥高產有祕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灌漿期

小麥的一生總共有4個時期,分別是返青期、孕穗期、灌漿期、成熟期,全國各個地方因為氣候等原因導致這個四個時期所處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對於冬小麥而言,返青期大概在2月份的中下旬,孕穗期大概在4月中旬,灌漿期在5月上旬,成熟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而小麥的灌漿期對於生長的收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個時期是小麥麥粒產量最終形成的時期,麥粒的千粒重如何,全看小麥灌漿期的施肥、灌漿及病蟲害防治了!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進入揚花灌漿期後,新陳代謝旺盛,對水、肥的需求量加大,要做到合理統籌水肥,但是,小麥揚花期儘量不要施藥,以免影響小麥授粉、結實。要做好病蟲害預防,像小麥的赤黴病、條鏽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蟲、吸漿蟲等蟲害。保根護葉,增強葉片功能,預防早衰,能夠增強光合作用和營養物質的積累,增強小麥抗逆能力,促進揚花授粉,提高結實率,增加有效穗粒數,補充營養,促進灌漿鼓粒,提高千粒重,優化品質,為產量形成打下基礎。


01適時澆好灌漿水,酌情追肥

一,是對於地力水平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麥田,可只澆水不追肥;

二,是對於有脫肥現象的麥田,要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5~10公斤;

三,是群體偏大,生長過旺,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儘量不澆灌漿水,否則一旦出現倒伏,產量將會降低更多,風險更大;

四,是澆水前一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以免引起倒伏;

五,是灌漿期澆水要做到小水輕澆,由於灌漿後期土壤水分過多,會導致有機物質過多滯留在莖稈中,產量降低,所以灌漿後期就不要澆水了。

小麥在灌漿期對磷鉀肥的需求量比較高,而小麥生長後期根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施肥方式上主要採取葉面追肥的方法施灌漿肥,這個時候施磷鉀肥主要是增加麥粒的重量、健壯麥稈抗倒伏。磷鉀肥可以考慮磷酸二氫鉀,每畝150到200克為宜。


02 病蟲害防治

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正是赤黴病、條鏽病、白粉病、紋枯病、莖基腐病、蚜蟲、吸漿蟲等多種病蟲同時發生危害的關鍵期。目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做好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的防控工作。結合近期我省病害擴展蔓延情況、天氣預報以及小麥品種抗病性等綜合因素,我省麥區條鏽病蔓延擴大風險高。4月上中旬我省有多次降雨過程,與小麥抽穗揚花期高度吻合,赤黴病防控形勢比較嚴峻。

(一)小麥赤黴病。

長江中下游和黃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區,要在加強健身栽培的基礎上,把握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時期,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制病害流行。對高感品種,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如天氣預報有連續陰雨、結露和多霧天氣,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藥劑品種可選用氰烯菌酯、咪鮮胺、戊唑醇、多菌靈、福美雙、枯草芽孢桿菌、井岡·臘芽菌等;在赤黴病重發區,可選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羥胺等新藥,要用足藥液量,施藥後3-6小時內遇雨,雨後應及時補治。如遇病害嚴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結束後,需隔5-7天再噴藥1-2次,確保控制效果。對多菌靈抗性高水平地區,應停止使用苯丙咪唑類藥劑,提倡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赤黴病偶發區,可結合其他病蟲防治,在抽穗揚花期進行兼治。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赤黴病表現性狀

(二)小麥條鏽病。

加強病情監測,實施分區防治。西南、漢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肅隴南等主要冬繁區,要封鎖發病田塊,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預防措施,減少菌源外傳,阻止向黃淮和華北麥區擴散蔓延,減輕晚熟冬麥及春麥區流行風險。在越夏區,春季遮蓋轉主寄主小檗四周的麥秸堆,阻止條鏽菌有性生殖發生,降低條鏽病毒性變異速率。黃淮春季流行區,落實“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時控制發病中心;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時,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並且做到同類區域防治全覆蓋。防治藥劑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環唑、已唑醇、丙環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條鏽病表現性狀


(三)小麥紋枯病和白粉病。

小麥返青至拔節初期,當紋枯病病株率達10%時,進行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戊唑醇、丙環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岡黴素、多抗黴素、木黴菌、井岡·蠟芽菌等。當白粉病病葉率達10%時進行噴藥防治。常用藥劑可選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環唑、氟環唑、戊唑醇、咪鮮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嚴重發生田,應隔7-10天再噴1次。要用足藥液量,對準基部,均勻噴透,提高防治效果。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紋枯病表現性狀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白粉病表現性狀

(四)小麥吸漿蟲。

小麥吸漿蟲發生區,提倡小麥抽穗期成蟲防治。即在孕穗初期田間設置黃板(10cm×15cm)監測。將黃板固定在木杆上,插入麥田,黃板下緣與麥株旗葉齊,順麥壟雙行設置,行間距20m,行內板間距10m。當孕穗或抽穗初期每10塊黃板誘集到1-2頭成蟲時,於抽穗70%(含露臉)到揚花前開始噴霧防治。或者在早上或傍晚手扒麥壟看到1-2頭成蟲在飛時,進行施藥防治。防治用藥可選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蟲啉、呋蟲胺等。防治工作可結合“一噴三防”的統防統治實施。重發區間隔3天連續用藥2次,以確保效果。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吸漿蟲

(五)小麥蚜蟲。

加強監測有翅蚜遷入高蜂,採用誘蟲板等降低遷入基數。當苗期蚜量達到百株500頭以上時,應進行重點挑治。穗期田間百株蚜量達800頭以上,益害比(天敵:蚜蟲)低於1:150時,可選用啶蟲脒、吡蟲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參鹼、耳黴菌等藥劑噴霧防治。小麥穗期病蟲害混合發生時,及時開展穗期綜合防治。有條件的地區,提倡釋放蚜繭蜂等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

必看!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蚜蟲


針對小麥生產後期多種病蟲重疊發生,交替危害的情況,各地麥區應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合理選用和科學混配防控藥劑,兼顧白粉病、吸漿蟲、蚜蟲等其他病蟲,綜合施藥,防病治蟲,一噴多效。


河南小麥面積8550萬畝,是糧食生產的大頭,穩住了小麥生產,全年糧食豐產就有了基礎。戰“疫”之年,更要抓好春季麥田管理,切實做到精準施策、科學應對,為確保夏糧豐收提供有力支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