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四五規劃看未來地產行業發展前景

十四五規劃是國家對未來五年發展方向的定調,一旦方向和目標確定,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將會圍繞十四五制定的方向拉動引擎,十四五規劃中對於和地產行業相關的描述有以下幾個方面,這裡筆者提出自己的見解,有不同意見的歡迎大家多交流。

1、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發展到現在,房子蓋得不少,但真正變成城鎮人的卻不多,很多人都是在縣城買了房子,但打工仍是在外地,真正實現本地化就業的卻是很難,目前亟需突破的是產業升級,提高本地就業率,來實現市民居家就業,提升幸福感。真正引進產業和提高本地就業才是實現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2、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

自地產市場化開始,到目前發展已經30年了,20年前的建築,已經不能滿足現在人們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現在已經存在一些老舊小區處於基本無人居住的情況,而且佔據著黃金地段,同時,因以前採用的水路、電路老化,小區景觀、基本都需要翻新、更換,這是設計地產板塊的。另外一方面是市政道路、綜合管線、景觀綠化帶的更新,所以,在未來5-10年內,城市更新將是拉動經濟的重要一環。

3、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

一場大雨、一次火災、一個大型活動就可能引發巨大的災難。特大型城市的風險必須要有深刻的認知,當然這部門涉及地產的需要有一個金融風險,需要防治地產金融過大泡沫,導致城市的不良發展。

4、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句話是重申了中央對於地產行業的態度,注意關鍵字:房住不炒,租購併舉、因城施策、平穩健康發展,必然是打擊炒房團體、多種方式的住房措施來控制房價、因城而異,所以購房的城市一定要慎重,未來房價還是有上漲空間,關鍵看城市的供需和發展。建議選擇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是比較有前景的;一個城市的發展是有限的,中國的人口必然不會一直增加,儘管現在再鼓勵生育了,這樣,城鎮化再集中後,優質的資源仍是大家爭奪的對象。哪些是優質的資源,提前佈局囤積,未來必定升值。

5、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這句話表示供房仍會擴大供給、降低地價,從而來壓低房價,像北京的共有產權,未來如果新一線或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後,這樣的措施必然會再這些地方出現。如果只是滿足剛需和基本需求,尋求機會獲取政策性用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們每個人都會追求更加舒適度地住所,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一旦你有選擇的機會,相信你仍然會選擇一個更加大而美的商品房。

6、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戶籍改革可以和加速城鎮化劃等號,人口向城市集中,集中人口,集中優勢服務,促進政府對於新農村建設的設想,走農場承包制度,未來農村必然會是高度機械化的大農場,儘快將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像城市集中,擴大城市需求和財政收入。面對這波轉化率,相信地產行業必然可以平穩度過,從粗狂走向精細化。

7、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劃重點,這些是未來地產的發展方向,中心城市及其衛星城市、強三四線的,及擁有產業的三四線。這裡是重點。

8、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經濟是未來國家由東南沿海向內陸發展的引路燈,在這樣政策傾斜下,相信內陸會有一個較快的起色。

9、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縣域發展,請注意,縣一定是產業縣,產業新城這種,如果一個有產業、有經濟的縣域,你會來大城市嗎?如果你在縣城即可擁有和在大城市一樣的配套、教育、生活等資源,你會來大城市嗎?相信會有很多人是願意回家的。所以縣域發展的一定是有產業的縣。


關注我,分享地產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