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能走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抓住了人的5個慾望

這篇文章來自任正非的內部講話。年近古稀的他思想更為深邃,視角也更為獨到,在他看來,企業管理遵循的是人性和慾望的邏輯,華為能一路披荊斬棘屹立行業之巔,就是因為團隊既能激發慾望,也能控制慾望。

任正非:華為能走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抓住了人的5個慾望

以下是任正非的講話整理: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叫做無欲則剛,我想這個說法,第一,違揹人性,第二,無慾者很難做到所謂剛強、有力量。慾望其實是中性的,很大程度上,慾望是企業、組織、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

是慾望的激發和控制,構成了一部華為的發展史,構成了人類任何組織的管理史。一家企業管理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慾望的邏輯。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知識型勞動者的慾望可以被分為五個層面:

>>>>第一層面:物質的飢餓感

絕大多數人、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最基礎層面的對物質的訴求,員工加入到企業,最直接、最樸素的訴求就是財富的自由度。企業、組織能不能給員工提供相對的物質滿足,實際上是企業人力資源最基礎的部分。

>>>>第二層面:安全感

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性的需求,人的一生多數都處於一種不安全狀態,越是傑出人物、領袖人物,內心的不安全感越強烈。華為正是因為擁有充滿了危機意識的優秀管理者,又擁有十幾萬內心有強大不安全感的人,大家抱團取暖,共同面對充滿了風險、未知、恐懼的世界,才有了華為的“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文化。

>>>>第三層面:成長的願望與野心

越是智力層面高的人,領袖慾望、野心的張力越強大。怎麼能夠把這些人人要出人頭地,人人要做領袖,人人想擁有權力的人凝聚在一起?公司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體系至關重要。當這些人的權力,跟他的慾望、雄心、野心相稱的時候,他自然願意在這樣一個平臺去發揮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智慧。組織說到底就是要張揚隊伍中每個人的雄心,同時又要遏制過度的野心,張揚雄心、遏制野心是所有管理者每時每刻都要面對的問題。

>>>>第四層面:成就感

被社會認可,被大眾認可的慾望等等。華為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兩個字——共享,共享發展的財富成果,同時也分享安全感,分享權力,分享成就感。把錢分好,把權分好,把名分好,這是相當重要的。

做老闆的人,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東西想明白。第一,財富這個東西越散越多,第二,權力、名聲都是你的追隨者賦予你的,假使哪一天你的追隨者拋棄你,你的權力,你的所謂成就感,你的所謂聚光燈下的那些形象,乃至於財富,都會煙消雲散,乃至於灰飛煙滅。

>>>>第五層面:使命主義

只有極少數人是擁有超我意識的使命主義者,喬布斯是,我任正非大概也屬於這一類人。

瞭解這些,是為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世界;

我們既要看懂世界,又得看清未來!

這是一個5000年從未有過的變局;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

“誰出的錢多,誰佔大股”這句話真的讓很多人誤入歧途。如果資金型股東一直不參與日常管理,卻又喜歡關鍵事指手畫腳怎麼辦?一旦風頭不對,他想套現抽資怎麼辦?公司想要長遠發展,如何科學公平的分配股權?應該分給誰?怎麼分?老師今天告訴你。

股權分配:

讓最有價值的人成為股東

1、出資股東出錢不出力,老闆一個人幹,分紅他拿大頭;

2、一旦虧損,有可能抽資走人;

3、兼職股東的心思都在自己的公司;

4、不參與公司日常運營,關鍵決議容易犯錯;

5、如果是均分出資佔股,發展中股東心思不齊,公司散夥;

6、即使是老闆本人出資佔大股,也有注意資金型股東對公司的貢獻度參與度是否與股權相匹配的問題;

7、融資時,老闆很容易因股權結構沒設計好而喪失控制權;

8、其他股權問題等等... ...

現實中,許多企業不知道應該按照可持續貢獻來分配股權,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公司的股權究竟應該怎麼分?分給哪些股東?

作為老闆,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學懂股權,學會分權,學會分錢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長治久安,反之莫名其妙的白打工,丟失自己的控制權。每年為3萬家企業提供了專業·權威的股權課程,相信一定能幫到您!

任正非:華為能走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抓住了人的5個慾望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現在有這樣一句話:股聚未必人聚,人聚則必股聚;散得巧妙,散得藝術,散得眾人心服;方能眾心合一,方能企業強而事業久!

很高興您能開始瞭解股權, 我們每月固定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三場《公司控制權與股權激勵》方案班。主講內部員工如何激勵、如何提升執行力、減少員工離職率及如何整合外部資源、股權分配與設計的課程,感興趣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