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下拉的力量”才能高飛 | 假日隨筆

一段時間,有幾個玩得比較好的同一系統下的朋友,大家經常一起吃吃喝喝,吹吹牛,也偶爾會有些小的工作上的合作,日子就這樣快樂地過著的時候,有一天,其中一個朋友N在群裡發了那個“90後設計師放棄4萬月薪送外賣”的視頻,我的感覺這應該是營銷投放,就開調侃說:我也做個視頻,說我放棄百萬月薪加入咱們單位,結果,N馬上跟了一句:你這輩子也掙不到100萬!

我立刻警醒:N是我必須遠離的“下拉力量”。於是,我開始有意漸漸疏遠與N有關的環境,甚至與他合作密切的人。

01.什麼是“下拉的力量”?

“下拉的力量”,這是我給自己定義的自我保護的“高壓線”,我的經驗是,“下拉的力量”相當於人格上的“新冠病毒”,一旦遇到,就會傳染給周圍所有接觸到的人,如果被感染的人心理不足夠強大,很可能會被這種病毒害得毀掉一生。

所謂“下拉的力量”,就是那種你一接觸到就能感覺到一種下拉的力,他不僅能讓你在外人面前降低個人形象,還能讓你從內心感覺到情緒甚至自信心都在被往下拉。

看到N的那句話時,我準確地體會到了我在他眼裡的形象,以及他對我的定性後給我帶來的打擊,這種打擊可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是,這種感受會讓人想起自己過往挫敗的經歷,於是,可能會漸漸地自我評價降低,以至於最終,他的這句話就成了一句有魔力的咒語,最終,被他詛咒的人會成功的按照他的預言而發展。

02.為什麼要遠離“下拉的力量”?

傳統心理學認為,人的所有語言行為都是其內心的外在表現。比如說我一輩子也不可能賺到100萬的N,首先,他在內心裡面定位我肯定是一個沒有任何能力、也不可能賺到錢的人,其心理暗示負性作用很大。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莫頓教授把這種現象叫“自證預言”,其運作原理有個很奇怪的事實:好事很少能心想事成,壞事總能無中生有。你越是害怕發生某件事,就越有可能發生。

自證預言幾乎無所不在,往往給我們下預言的,正是我們最親最信任的人,如父母、老師……因此,會讓理性的分析變得複雜。一次、兩次、三次,說的多了,好像自己就信了,自己信了就更覺得別人說的對,從而越深信不疑。

除了心理暗示作用,還要明白的是,他能這麼衝口而出就足矣證明:

第一,他認為一輩子能賺到100萬是一個很大的目標;

第二,他只想和一輩子也賺不到100萬的人為伍,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能力;

第三,這種人的自我評價很低,是一個情緒黑洞,會讓他身邊的人的情緒“挨著死碰著亡”。

03.生活中還有哪些“下拉的力量”?

生活中除了儘量躲開這種“自證預言”的“下拉力量”,還有很多情緒黑洞也要警惕。

——負能量

網上總是說的“遠離負能量”,有人很不明白什麼是負能量?其實,特別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你看到一段文字或者視頻後,是內心更有力量了還是內心更加崩潰了?

曾經有一個同事,因為身體先天疾病的原因,心情晦暗,可能是潛意識裡更希望全世界都很晦暗,並不是他一個人在受難,所以他每天只關注各種壞消息,這在心理學上叫“孕婦效應”,也就是一個孕婦會發現大街上好多孕婦,因為他選擇性地關注,而現在的大數據算法正好適應了他的愛好,會更多地給他推送壞消息。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同事眼中的“負能量”。

——偽正能量

這裡面,內心更有力量要與“打雞血式”或者說“吸毒式”的自嗨嚴重區分開,內心更有力量,是可以理性的選擇去做什麼,不是被忽悠起來的“熱血沸騰”然後聽操縱你情緒的人的煽動,去做不理性的從眾行為。

進入這種被誤解的“正能量”狀態,可能就會進入一個絕對性的“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簡單說,就是“我認定的就是絕對正確的,與我認定的觀點不一樣的是絕對錯誤的,而且還必須消滅的”,然後,實現“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口徑”。

在一個家庭裡,這種極端化的讓反對力量的家人閉嘴,很難達到家庭和諧目的,反而被壓制而強行接受你的那一方,總會找機會反擊你甚至遠離你的。

所以,這種“偽正能量”,也是一種“下拉的力量”。

04.如何遠離“下拉的力量”

很不幸的是,我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擺脫“下拉的力量”,因為他們認為,人是群居動物,必須要互相依存,所以,要包容每一個身邊的人,因為要與他們合作。

這種包容心態是沒有錯的,而什麼樣的人可以用這種包容心態對待“下拉的力量”呢?和身體對待“新冠病毒”一樣,那就是自身具有免疫力的人,這種人比較理性,也不容易被“下拉的力量”拉下去。

更有高手,甚至還可以借力打力,運用這些下拉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事業,說個不恰當的比喻,那些做傳銷的頭子,就是利用了很多具有“下拉力量”的人,來拉取更長的下線也,就能拉到更多的參與者。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個人更建議的是遠離“下拉的力量”,因為我回憶了一下,與這種自帶“下拉力量”的N從來沒有合作成功過,偶爾有過的一兩次合作,都因為N的壞情緒而把事情推向很麻煩的狀態,最終還是我找其他人幫忙解圍的。

所有的朋友關係,都是兩種需求,要麼是情感心靈上的互相碰撞,要麼是工作事業上的相互合作,這兩種關係都是人類剛需,但如果持“下拉的力量”的人,你是既不能有心靈情感上的碰撞,也不能有工作事業上的合作,還要被他往下拉,把你的人生拉到更低的格局,而你又沒能力拉他,真的沒必要再假裝是朋友,不如從此成為一個認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