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公,如何看待孩子上幼兒園了,老婆自己在家?

如果是老婆做家務帶孩子,男人通常覺得她非常清閒,是在家裡享福。

如果是母親做家務帶孩子,男人通常覺得她非常辛苦,哪怕只是輔助。

有時候會在婆媳矛盾的時候怒氣衝衝:咱媽一天到晚做家務帶孩子這麼辛苦,吧啦吧啦……

也會深情回憶,小時候媽媽帶著自己,從早到晚忙活家務多麼不容易,父親不幫忙簡直就是混蛋。儘管他後來也變成了他父親那個樣子。

那麼在男人心裡,全天做家務帶孩子這種事到底是享福還是辛苦呢?

——————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幹活的時候,我爸就會領我去別處玩遊戲,不會讓我媽一手抱孩子一手炒菜。

我奶奶洗衣做飯縫被子的時候,我爺爺會劈柴拎水餵豬,不會讓我奶奶一個人累死累活。

我奶奶會照顧兒媳婦們坐月子,兒媳婦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她從不推脫。她的兒子們心疼母親的方式是,下班回家搶著幹活,而不是也像剛生完孩子的婦女一樣癱在那裡等老孃一起伺候,逼迫剛生了孩子的老婆起來分擔,或者因為母親照顧老婆勞累了而對媳婦心生怨氣。

我以為這樣才是生活的常態。

而世上還有那麼一部分假孝子,他們年輕的時候把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推給老孃,讓老孃和老婆一起帶孩子做家務,他自己未必感恩,卻要求老婆一定要感恩,他說:“咱媽是在幫你帶孩子啊。”

等到老孃需要照顧的時候,他把自己需要做的那部分通通推給老婆,他說“咱媽當年幫你帶孩子啊,現在你來伺候她公平合理。”

敢情這裡面壓根沒有他自己的事。

有朋友說我樹立假靶子,但是如果沒有網絡,我真不知道天下還有那麼多男人是這樣想的,不知道天下還有這麼多婆婆這麼……emm……不知所謂……

如果男人都像某一個回答裡說的,在媳婦負擔了所有家務和孩子的情況下,還是覺得她懶的話,那麼結婚對於女性來說,真是一場悲劇。

言盡於此,祝大家都能得到幸福。

——————————

最後說一些吧。

我自己是職場媽媽,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非要在這裡為全職媽媽辯護,也許是因為我親身體會過獨自帶孩子做家務是什麼感覺吧。

但是我知道,我永遠不會讓自己陷入全職媽媽的境地,我不能賭,如果我全職的話,平時很好的老公會不會變得如同這裡的某些男人一樣面目可憎。

我勸各位年輕的姑娘,在你最該奮鬥努力的年紀,不要著急結婚生子,剩女就剩女,普通人家,剩女比家庭主婦日子過的舒服多了。

因為有對比,我知道帶孩子比上班累,但是沒有獨自帶孩子做家務的人是絕對不會認同這條的,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去上班呢?上班總能喘口氣,不用累得那麼慘。

我知道有人會說是被迫的,保姆不放心,沒有老人幫忙,總不能把孩子扔家裡沒人管吧。所以年輕姑娘們記住,在沒辦法同時上班的情況下,千萬不要生孩子,不管老人怎麼催都不要鬆口,不然等孩子生下來,你永遠是帶孩子的主力。

在家裡的勞動由於沒辦法用金錢衡量,所以很多人不會承認其價值。那麼我想象了一個可笑的場景:a媽媽去b家做保姆,按照市場價得到薪水,然後b媽媽去a家做保姆,同樣按照市場價得到薪水,那這兩個本來在自己家做全職主婦的女人是不是就創造了價值呢。

再或者女人出去上班,賺的錢用來僱保姆,那麼她是不是就會免於被鄙視和嘲笑,然後有權利要求丈夫在下班後分擔家務,畢竟她是職業女性,按照男人的說法,上班累呀。那麼她全職在家的時候,節省的那部分保姆錢為什麼沒有人提起,被……吃了?

人們之所以僱鐘點工,不就是因為這些事做起來又累又煩,花錢買舒服麼,那麼老婆做這些的時候,同樣承認這些工作很累很煩,老婆很辛苦,就那麼難嗎?

其實對於男性,有一個方面我還是很佩服的,他們很團結,所以社會之所以是男權社會就很合理了。你看在關於兩性話題裡,男性通常是眾口一詞的。反觀女性,一部分生了男孩的婦女自動站在男性立場上,一部分放棄自身利益彰顯賢惠,還有一部分年輕姑娘跟著男人搖旗吶喊diss全職媽媽懶惰無能,我知道她們肯定在想,等我當了媽,一定如何如何。

現在我的孩子稍微大了些,所以我每天會抽出一段時間來學習,準備考證,或者有可能的話,再提升一下學歷。因為我知道,將來孩子會喜歡工作能力更強,收入更高,更有社會地位的母親,而不是重心放在家裡,每天談論如何洗乾淨衣領,專業知識忘得一乾二淨的母親。

但是對於全職媽媽,我理解是因為我理解,你不理解是因為你不理解,如此而已。

——分割線——

我的兩大段評論莫名其妙被刪除了,放在這裡重新說一下吧。

以評論中挖溝渠為例

某甲和某乙共同負責挖一段溝,某甲懶且不孝,自己不想挖,回家喊來白髮蒼蒼的老爹替自己挖。

如果某乙和老爹有摩擦,某甲就急頭白臉地說:“老人沒有義務挖溝,你才有,現在老人這麼大歲數來挖溝,多辛苦啊,跟你這個青壯年能比嗎,你挖溝等於享福,我爹挖溝就是累,我爹來幫咱們挖溝,你不感恩就算了,還氣我爹,既然這樣,那換你爹來挖吧!”

於是挖溝的換成了某乙和某乙的爹,某甲樂呵呵地說:“果然挖溝這種事就該某乙和他親爹一起挖,親父子倆沒有隔閡,共事更方便。”

不過等某甲他爹老到需要人伺候的時候,某甲找到某乙:“當年我爹幫你挖溝來著,現在他老了,你來伺候他吧。”

事實上,在妻子產假期間或者全職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請老人幫忙,月子裡請月嫂去月子中心,然後白天妻子帶孩子,丈夫下班搭把手,就可以很從容了。

然而丈夫們不願意搭這把手,他們說男主外女主內。於是他自己每天上八小時班,然後悠哉悠哉休閒娛樂,然後一夜好眠。妻子呢,每天十六小時做家務帶孩子,一夜睡得支離破碎。週而復始。

帶孩子做家務比大部分工作都累,是大部分既親自帶過孩子同時忙所有家務,又上過班的人共同比較得出的結論,但是沒有親自帶過孩子做過家務的人是堅決不肯承認這一點的,不知道是真不相信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如果他們真的相信帶孩子做家務是一件輕鬆享福的事情,那他們為什麼不趕緊來享福,而是千方百計逃避這件事呢。

帶孩子做家務的人選,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老孃就是丈母孃,而不是老爹和岳父,說穿了無非就是,他心中已經認定了這都是女人該做的事情,但是他也知道這些事很辛苦,所以希望能把自己的老孃從中解放出來,即使不能,也要讓人知道其辛苦。“老人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的意思,不是咱們夫妻倆一起來承擔,而是希望妻子全都接手過去。

至於評論裡說的,兒大避母,所以伺候母親這種事應該由女性來(姐妹或者妻子),嘿,母親換衣服上廁所這種事避嫌沒錯,可是諸如給母親洗臉梳頭餵飯洗衣服就不需要避嫌了吧。在妻子姐妹貼身照顧母親的時候,他能把母親換下來的屎褥子拿去洗了,我都承認他是真孝順。

醫院裡照顧老人的護工,薪水是普通工薪階層的兩倍,僱主為啥給這麼多錢,因為這活兒累唄。

他們固然不承認妻子帶孩子做家務辛苦,連妻子照顧他親媽也不承認其辛苦,只承認親媽照顧妻子辛苦,但是也只肯打嘴炮,不肯伸出援手,哪怕他同時在家,照顧妻子月子這種事也推給親媽,母子要避嫌,夫妻倆就不需要避嫌了吧。

還有人說上一輩沒有尿不溼沒有奶粉,燒火要砍柴,煮粥要挑水,所以累,而現在條件好了,所以不累。

嗯,我小時候住在農村,就是這樣的條件。

但是在那個時代,首先村裡主流觀點認為,婆婆伺候月子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媳婦伺候婆婆養老送終也是天經地義的。

你會說,這同樣沒有男人的事情啊,男人依然不做家務不帶孩子啊。

這時候村裡的男人在幹什麼呢,他們在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在地裡忙活,不幹農活的時候,他們補院牆,割草喂牲口,編簍子,修農具,自己做凳子,撿大糞……

女人沒有下班打卡的時間,男人同樣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男主外女主內,而不是現在某些人心中這種女人包攬家務孩子,男人輕鬆在電腦前上八小時班,然後回家打遊戲。

女人們要洗衣做飯煮豬食剁雞食搓苞米,沒有多少時間關注孩子,只要餵飽了就行,那時候沒有人販子,也沒有汽車,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滿村瘋跑,全村都沾親帶故,隨便去誰家玩都行,到飯點回家吃飯。萬一抱孩子幹活騰不開手,也可以隨便找個嫂子幫著抱一會兒,全村婦女都是她的援手。

那時候孩子戲謔的量詞叫串,這一大串孩子是老張家的,這一大串孩子是老王家的,有時候拉幫結夥地打起來了,大人也不管,誰有本事誰贏,自己孬打不過別人活該。

太小的孩子不能出去,都是哥哥姐姐看著別掉地上,然後陪著玩。什麼早教英語遊樂場,啥都沒有,也沒有四個洗衣機分著洗,洗衣服都是一大盆,大人孩子混在一起,夏天每天可以洗澡,冬天就那麼髒著,衣服灰濛濛的,沒有現在這樣的洗衣粉,根本洗不出來,鼻涕拖挺長,偶爾吸溜一下,沒人笑話。

沒有尿不溼,孩子都是穿開襠褲的,尿到炕蓆上,擦擦就行了,沒有奶粉,誰家嬸子大娘奶多就幫著喂喂,再不行擠羊奶熬米粥,怎麼都喂活了。那時候養孩子的標準是養活了,不是優生優育,什麼葉酸鈣片的,能買塊豆腐吃就是富裕人家了。

現在呢,誰家孩子能穿得灰撲撲的,臉上一層皴,鼻涕拖挺長,誰家孩子出去不會數學題英語兒歌,誰家孩子不得盯緊了免得拐賣車禍,新時代就說新時代的活法。

對了,過去娶媳婦還要蓋房子給彩禮,這也是天經地義的。新時代的男性反對彩禮,這個我舉雙手雙腳贊成,畢竟年代不同了,結婚就是兩個人組成小家庭,又不像過去只伺候婆婆養老不伺候親媽,新時代的婚姻應該是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育兒責任,女人也無需像過去那樣變成婆家的一份子。我本來以為男人也是這麼想的,後來我發現我想多了,他們真的只是在反對彩禮而已。

——————————

每個人都在贊成老人沒有義務帶孩子,每個人都在贊成女人不要隨便全職,所以,評論到底是在槓什麼呀?

如今知乎的乾貨越來越少,每天都在推送婚戀婆媳彩禮相關問題。

看多了有點膩。

丈夫公婆是什麼樣的人,需要婚前瞭解清楚,想清楚到底能不能接受,不能生完孩子才忽然懵逼,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可能年紀大了有些囉嗦,但是我還是希望年輕人聽聽老大姐的碎碎念。

愛情沒錯,但是愛情應該是兩個人的互動,你愛對方,可是人家愛你嗎?

小夥子們,你找的姑娘作天作地,一點不體諒你,把你當提款機出氣筒,你愛她,她愛你嗎?

姑娘們,你找的男人各種渣,對你絲毫不珍惜,你愛他,他愛你嗎?

對方不愛你,你湊上去有意思嗎?

現實中,和睦家庭還是多數的,家庭內部的分工勞動,不可能拿著尺子衡量,非要五五開,而是雙方能不能互相體諒,都有參與的意識。

配偶和家庭,結婚前需要考慮清楚。找對象要看人品,這句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可是有多少年輕人是真往心裡去的。

小夥子貪圖容貌漂亮,小姑娘貪圖甜言蜜語,婚前矇住雙眼,婚後才驚覺對方不是合格的結婚對象,那就遲了。

好多婆媳關係裡的高票答案,無非就是男人拎得清,在媳婦受了委屈之後怒懟親孃,看著或許挺爽,可是有意思嗎?

我是個極其怕麻煩的人,與其受了委屈讓男人護著我,不如直接找通情達理的公婆,不去受這個委屈。而通情達理的公婆,教育出來的兒子一般也不會太差。

年輕時曾經遇到男人本身願意,而他母親不歡迎我的情況,我選擇了放棄,當時,男人很生氣,他說你跟我過日子,又不跟我媽過日子,為什麼要分手。可是,現實裡,完全同公婆沒有交集是不可能的,我談戀愛是奔著結婚去的,我不喜歡受委屈,何況那個男人對他母親有一種迷之自信,覺得他母親將來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如果我肯努力討好他母親,她一定會喜歡我,不好意思,我也不喜歡卑躬屈膝。後來看到其他姑娘遇到這種情況要死要活,受盡委屈,我忽然驚覺我可能挺冷血的。

婚前一定要睜大眼睛好好選,而婚後如果不是原則問題要適當妥協,比如什麼衛生問題,土豆切片還是切絲,這有什麼好吵的。有時候,跟配偶撒個嬌,可能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還讓對方心情好,男女通用。

我們這裡結婚,城市裡基本都是雙方分擔費用,婚後也分擔家務,農村有5—10萬彩禮,但是相應的女方作出的犧牲也大,是“嫁入”老某家,公婆生病的時候,媳婦需要伺候,而女兒卻沒有這個義務,說實在的,如果我是男人,花這筆錢娶進一個媳婦,我覺得還是蠻划算的。權利和義務永遠是相等的。

剛看了彩禮帖子裡有個妹子回答,不要彩禮,房子車子一起奮鬥,但是婚後家務均攤,過年各回各家,女方可以選擇生或者不生孩子,生了孩子隨母姓,很多人同意前半部分,後半部分表示無法接受,噗哈哈哈。

我結婚沒有彩禮,其他的正在奮鬥,老公願意體諒我,誰空閒多誰就多做點家務。我不會全職,而且每天下班都在學習專業知識,男人也在學,誰也不願意原地踏步。男人們罵全職太太,本來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我就是看不慣他們那種理所當然的樣子,富豪人家的全職太太可能真的是靠男人養,但是普通人家的全職太太不過是把幹活的地點換成了自己家,一天下來累夠嗆還得不到尊重。

我希望女性都能提升自己,有底氣面對各種問題,不管什麼狀況,都有資本輕鬆面對,不給別人委屈受,但是自己也絕不受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