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保持良好的身心

《內經》中說:“形者神之質”,“無形則神無以生”。這裡的“形”,指的是人的身體,“神”指的是各種心理活動的統稱。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精神”就會出問題;如果“精神”出了問題,又會反過來影響身體健康。二者相互作用,統一於“一個人”。所以,古人講究“形神合一”。這裡,簡單說說,如何保持良好的身心,僅供參考。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裡,哪裡亮。如果你是積極、樂觀、向上的人,誰會拒絕和你相處呢?如果你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誰又喜歡見到你呢?消極的人,像一顆“病樹”,弄不好會傳染整片森林。保持好的心態,需要“空杯”思想,順其自然,拿得起,放得下。“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傷心”。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舉個例子,某一天,你的愛車,停在車位上,無緣無故被人砸碎了玻璃。你會是怎樣的心情?消極的人,可能會不知所措,又氣又惱,影響一天的心情。積極的人,可能會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坦然面對,打電話報警,處理好了,該幹嘛還幹嘛去,就當事情沒有發生過。處理好心情,才能處理好工作與生活。好的心態,才會有好的狀態。

其次,適當的運動。哲學上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生命在於運動,多運動,多鍛鍊,出出汗,才會有好的氣色。前段時間看新聞,溫州某個51歲的辣媽,由於經常去健身房鍛鍊,堅持15年,身材、顏值、皮膚都保養的很好,看上去就像30多歲的樣子,越看越年輕,沒有一絲歲月的痕跡。羨慕別人,不如自己行動。多運動,多出汗,出汗就是排毒,把身體的汙垢、雜質排出去,讓身體保持年輕活力。運動,不一定要追求像運動員、教練那樣,有幾塊肌肉,有好的身體狀態就好。打打球,跑跑步,爬爬山,遊游泳,等等,量力而行,貴在堅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一切,“風花雪月”、“大千世界”,將統統與你無關。

第三,飲食以清淡為主。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吃的要健康,要安全。以前,中國人見面就問吃了沒,要求是吃飽;現在,問昨天吃了什麼,要求是吃好。吃好,不代表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暴飲暴食,要不得。脂肪攝入量過多,容易長胖。“肥胖病”,是現代人的“常見病”。你喜歡胖,還是別人喜歡你胖?過去,沒有見過的病,為什麼現在多起來?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吃的太好了,又不運動造成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五穀雜糧為主,蔬菜水果跟上。這樣,養生又健康。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攝入自然界的營養,才是“返璞歸真”。大魚大肉,不是不吃,而是少吃。凡事都有個度,過了頭,你的身體,可能與疾病越來越近,離健康越來越遠。


第四,培養一兩種愛好。興趣愛好,是生活的調味劑。如果吃了就睡,睡醒就吃,這與動物有什麼分別?如果人生,只是工作又工作、學習又學習,吃飯就睡覺,沒有業餘愛好,那麼人生將會多麼無聊!自己喜歡什麼,就去做,讓生活多一點樂趣。比如,你喜歡看書、看電影、聽音樂,畫畫、唱歌、跳舞、旅遊等等。在時間允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放鬆一下自己,讓心情去飛翔,不要每天都是緊繃繃的,那多壓抑。約上三五好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心情去旅行。當然,這個愛好是正面的,積極的,能給你正能量的。吸毒、賭博等消極的東西,不可取。


第五,保持充足的睡眠。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夢中度過。可見,睡眠的重要性。睡不好,第二天,整個人都沒精打采。保持作息時間有規律,早睡早起,儘量不要熬夜。長此以往,時間一長,你就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鐘,早上起來都不需要鬧鐘,每天都會自然醒。睡前,不要玩手機,容易影響睡眠;睡前,不要吃東西,不容易消化。睡的踏實,睡的安穩,第二天,人才會有精神,神清氣爽。


最後,就是自律。自律才能自強。人生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做的事情,把它做到極致,你就成功了。就算不成功,你也離成功不遠了。李嘉誠先生,不論晚上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鐘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這種習慣,一做就是幾十年,雷打不動。你能做到嗎?道理很簡單,做到卻很難。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很少,放棄的人很多。

以上,只是一些粗略的看法,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情況不一樣。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希望,“泰山崩於前”,你面不改色!

希望,“大雨將至之際”,你鎮定自若!

希望,陽光、健康、快樂屬於你!

淺談怎樣保持良好的身心


淺談怎樣保持良好的身心


淺談怎樣保持良好的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