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五一前夕,交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獻明同志,再次來到了交運局駐村幫扶7年之久的王家莊村。駐村交運局幹部李水用的三人幫扶小組,常年吃住村裡,儼然已經成為這個村的一員了。村支書王玉民提起幫扶組,讚不絕口。“七年了,交運局駐村隊幫我們修了橋修了路,建了辦公樓、安了路燈,還爭取了光伏發電等很多致富項目。處處為我們著想,替我們打算,不是親人勝過親人!”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張獻明同志在瞭解王莊村目前存在問題。


駐村就要助村。交運局主要領導帶領駐村幫扶組團結村雙委,增進感情交流,走村串戶,傾聽民聲,深刻分析貧困原因。很快摸清了王家莊的家底:全村453戶,1409口人,耕地1450畝,村年集體收入5萬餘元。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67人;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因殘、無勞動力。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廢水池變身功能齊全的黨群活動中心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扶貧微工廠製作勞保手套,守著家門掙點零花錢,日收入50元左右。


解決問題就要從根上找原因:基礎設施差、產業經濟缺、思路創新弱。對此,交運局幫扶隊多管齊下真扶貧、扶真貧,一心撲在群眾致富上。

一是修路架橋,讓村子美起來,亮起來。先後爭取專項資金112.7萬元,硬化田間道路3公里;進村道路1.5公里,修建長24米寬7米進村橋樑一座;拓寬村道500餘米,美化街道2公里、綠化了進村道路。村裡的廢舊汙水池,投資約70餘元,建成上下二層佔地360平米,功能齊全的黨群活動中心。另外一個廢水池改建成了小龍蝦養殖基地。進村道路兩側安裝了示警樁120個、36盞路燈和10個垃圾箱。按政策為貧困人員改造危房5戶。過去村裡是“景色灰突突、道路泥撅撅、水池臭烘烘、晚上黑洞洞”,現在成了“美噠噠、平展展、香噴噴、亮堂堂”了,全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中藥種植,柴胡和連翹,外帶幫助群眾栽紅薯。


二是產業扶貧,授漁而不授魚。1.爭取扶貧資金10萬元,建成光伏發電項目一個,可為村集體年增收1.8-2萬元;2.建設服裝玩具扶貧微工廠一個,購置電控服裝加工機器15臺,解決就業人員15名。多次開展實用技術技能培訓;聯繫並動員部分貧困戶學習插花和製衣加工;引進小型邊角料加工機器五臺。3.小龍蝦養殖是利用原廢棄水池改建而成,佔地1.2畝,一年可養蝦兩期,每期收益10000萬元,年村集體收益增加20000萬元;4.駐村工作隊經費3.2萬元,為村購置綠色食用油加工設備一套,新建食用油加工廠一個,可帶動就業2名,村集體年收入可增加6000餘元。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疫情防控期間,交運局進行物資慰問

三是綠色產業,開拓思維走出去。 從2016年至今種植核桃樹、花椒樹約400餘畝5360株;種植中草藥(山蓮翹山柴胡200餘畝),種植紅薯20餘畝。協助村成立了電子商務平臺、開通了移動基站。還鼓勵村民與旅遊開發公司簽訂入股協議,年人均可增收360元;與大泉村中草藥材種植基地簽定入股協議,年人均可增加200餘元,多渠道保障貧困人員收入。他們還為村小學捐贈4000餘元學習用品和文體器材。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新購榨油機,集炒榨濾於一體,村民們榨油方便多了! 

2018年該村脫貧18戶43口人,貧困發生率降為1.7%。2019年12月,全村32戶全部脫貧,王家莊村這個貧困村順利摘帽。但為鞏固脫貧成果,脫貧不返貧。交運局的當家人始終惦記著村民的情況,希望在小康路上把鄉親們扶上馬,再送一程。這次調研中,當張獻明同志瞭解到,村裡還想發展300畝中藥連翹種植,村裡小廣場和部分街道缺乏資金硬化後,當即表示:回去我就幫你們跑相關部門,將中藥種植項目爭取下來。硬化資金再想想辦法,給村裡提供些水泥,鄉親們有個好環境,才有幸福感啊!

脫貧攻堅| 涉縣交通運輸人總惦記著王家莊的鄉親們

大山懷抱的王家莊村

來源涉縣交通運輸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