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飄揚】餘國土:“陀螺”科長戰“疫”記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永安市衛健局,就有這麼一位“陀螺”科長,積極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連續多月奮戰在“疫”線戰場,全力守好疫情防控“責任田”。他就是永安市衛健局公共衛生科科長、應急辦主任餘國土。

【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飄揚】餘國土:“陀螺”科長戰“疫”記

  4月15日,永安市衛健局公共衛生科科長、應急辦主任餘國土忙著將湖北武漢返永人員核酸檢測的彙總情況,仔細核對,並做成報表。自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餘國土一直處於忙碌的狀態。

【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飄揚】餘國土:“陀螺”科長戰“疫”記

  戰“疫”當前,永安衛健部門首當其衝,而公衛科、應急辦作為協調應對疫情的“前端窗口”,很多全市性的疫情防控相關方案,都最先從這裡起草。兩個多月來,餘國土加班加點,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參與擬定疫情防控各類文件31份,為永安有序有效開展各項防疫工作提供了科學舉措。

  為了協助制定境外入永人員跟蹤健康管理工作方案,餘國土加班加點起草文件,並根據疫情防控指揮部領導小組的研究意見,不斷完善摸排、宣傳、接駁、隔離等流程細則,前前後後修改了10餘稿。最終,經過層層把關,反覆推敲,一份科學、嚴密的方案“出爐”,對開展防止境外疫情輸入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飄揚】餘國土:“陀螺”科長戰“疫”記

  公衛科、應急辦也是疫情防控的“末端窗口”,全市所有疫情相關數據、信息收集都最終在這裡彙總、核驗和上報,工作量大,涉及面廣,餘國土總是細心把關,不容半點馬虎。他這裡還是協調疫情處置的重要“樞紐”,需要跟很多部門和鄉鎮街道打交道,餘國土也總是忙而不亂,積極應對突發情況,及時做好上通下聯、左右銜接的協調工作。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衛健局全員在崗,奮戰“疫”線。當時,餘國土正在忙著整理全市湖北返永安人員摸底情況,到了晚上10點多,他接到一個突發消息:永安某小區出現一起疑似病例。

  大家迅速應對,分頭協調相關部門和街道、社區配合做好核驗工作,餘國土也立即對接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予以配合,並馬上聯繫了疾控部門,通知他們進行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員的排查。這之後,他密切關注處置進展,及時做好各項協調對接、信息收集等工作,等他忙完,已經是凌晨1點多。

  凌晨回到家後,餘國土並沒有馬上休息。他的大兒子8歲,小兒子今年1月剛出生,愛人還在做月子,一家人都需要他來照顧。一到家,他先幫愛人做好傷口護理和消毒,然後又是洗衣服,又是做衛生。睡了沒多久,凌晨6點,他又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並燉上給愛人補身體的雞湯,準備好了這些,才匆匆出門上班。有時候,中午、晚上都在單位加班,他還一大早就提前準備好了家人的一日三餐。

  這是餘國土在疫情防控期間,特別是春節那段時間的常態。家庭和工作兩頭兼顧,雖然辛苦,但他從來不因此耽誤工作。從病例處置到復工復產,再到防止境外疫情輸入、防止無症狀感染……針對每個階段的疫情防控重點,餘國土全力以赴投身戰“疫”。

  今年清明節三天假期,餘國土幾乎沒怎麼休息。4月4日,他在家準備午飯時,突然接到從集中醫學觀察指定酒店打來的電話。原來,有一位正在隔離的境外返永人員,因為牙痛,情緒比較焦躁。餘國土立馬幫忙聯繫對接了醫院的牙科門診,安排這位隔離人員接受口腔膿腫引流治療,使之疼痛得以緩解。4月5日,餘國土在單位值班,又是忙了一天。4月6日晚,餘國土加班起草“關於調整省外入永人員分區分級管理的通知”方案,又忙到夜裡10點多才回家。

  深入“疫”線,指導集中醫學觀察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場所,做好環境消毒和防控工作;及時對接有關鄉鎮、街道和部門,做好解除隔離人員的接駁和管理服務,避免疫情傳染風險……這樣的小事、雜事,餘國土做了很多。在領導和同事眼裡,餘國土就像一個忙轉不停的“陀螺”,用一個個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來源:永安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