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當大家都在探討什麼才是全國最統一的愚人節玩笑時,

我卻想到了營銷大師馬丁·林斯特龍曾經在書裡分享過的那個玩笑,一個讓7500人自願交出自己靈魂的愚人節玩笑。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NO.1

愚人節那天,英國一家遊戲網絡零售商在條款和條件裡埋了另一個條款,

在公元2010年4月份的第一天,如果你通過該網站下了一筆訂單,你就同意授予我們一個不可轉讓的期權,從現在起直到永遠,擁有你不朽的靈魂。一旦我們想要行使這個期權,並在收到gamestation.co.uk或任何該網站正式授權的下屬寄出的書面通知的5個工作日內,同意交出你不朽的靈魂以及你對它擁有的任何所有權。

看完條款的一瞬間,懷疑自己在和第八號當鋪簽署契約,交出的是自己的靈魂,生生世世的那種。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這個條款有多少人同意了呢?7500個,他們不假思索地奉上了自己的靈魂,佔愚人節當天購物人群的88%。

正如網友所言,“魔鬼可以改行了,沒想到人類的靈魂這麼好騙”。

NO.2

馬丁·林斯特龍分享這個案例,是為了說明「我們會盲目地同意像iTunes商店這種網站上的“服務條款”或“許可證協議”,不存心眼地就允許公司與其他公司分享我們的個人信息」。

仔細一想,我們其實並不盲目,只是沒得選。

骨子裡的叛逆勁兒一上來,我們也曾義無反顧地點了不同意,但APP毫不猶豫閃退,就差一句“拜拜了您吶”的毒打教會了我們要難得糊塗。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誰還沒幾個必需APP呢?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而面對後續選擇同意才能繼續使用APP的更新條款後,我們已經學會了主動糊塗。

漸漸地,這種糊塗的態度從必需APP發展到感興趣的APP,最後乾脆來者不拒。不就是YSE嘛,又不是結婚宣誓,滿足你!

另一方面,反正大家都同意了,也不差我一個人的堅持。《烏合之眾》不寫過嗎,“群體都是匿名的,因此,也不必承擔責任”。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正是這些心理讓我們習慣了這些不合理的合理選擇。


NO.3

2015年10月1日前,當月流量用不完就清零,即便這些流量是我們自己花錢買的;

大部分超市購物袋都印有大篇幅的廣告,我們花了錢還為別人做了移動的廣告牌。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這些是曾經存在或現在仍然存在的不合理現象,但我們卻都習以為常。它們甚至像“人用兩條腿”走路一般刻入了我們的常識裡。

但存在真的不一定合理,習慣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適合的。

譬如消費。誰說它只是錢與物的交換呢?換個角度來看,消費不也是一種投資嗎?

1個玩笑沒收7500個靈魂,這些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合理!

它給我們的回報是除了金錢之外的生命、容貌、品質生活等。但若將金錢或者可變現的價值加入回報中呢,我們看到的便是消費持股!

為每一件商品設置一定數量的股票當贈品,為消費這一投資回饋以更現實的價值回報,是箴品網絡正在做的事情。

雖然打破了傳統的消費習慣,但投資本該有價值回報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