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多才的老樑,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先前看到很多人認為“老梁”博學,是名副其實的大才子。

於是我不禁反問:

論文學,老梁寫過什麼驚人的詩,或者駭人的文學作品嗎?

這一點他無法比肩杜甫,李白,無法與魯迅,老舍先生相提,甚至連陳忠實,路遙的邊都沾不上。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論藝術,老梁的畫,老梁的字,算得上哪門子的才華?

他有徐悲鴻的才氣,還是齊白石的驚鴻?甚至連經常被人詬病的啟功和賈平凹的書畫他都望塵莫及。

對比這些你可能不服氣,我們就對比下現在所謂的"當代四大才子"——馬未都,王朔,高曉松。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馬未都:這位被人稱為"馬爺"的大院子弟,從潘家園逛了幾次之後就正式入駐"古玩界"。從最初的青年文學編輯,轉身成為古玩界大咖。

馬爺是既寫得了小說,又通曉古今文物歷史,在搞收藏的同時還不忘將"博物館"這一概念普及給大眾。即使數十年以後人們忘了"馬未都"這個名字,但他在中國推動博物事業發展的歷史將是不可磨滅的。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王朔:北京人總愛把人敬稱"爺",朔爺的稱謂在當年可謂享譽整個京城。

朔爺有多牛逼?小說大家都清楚,我不多說。

我們談談影視。《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等當時國內最早的影視劇就是在"朔爺"等人的推動下製作而成。如今你能看到的葛優,馮小剛,都是在這個時期乘著"朔爺"的東風起飛。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清楚,當年《渴望》的播出不僅轟動全國,連當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都因《渴望》而持續走低。

朔爺牛逼!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高曉松:雖說高曉松現在為了錢也落入了"譁眾取寵"的俗套,但其當年的才氣依然不能抹煞。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同桌的你》《越過山丘》《萬物生》《一葉知秋》等等到如今依然耳熟能詳的歌曲,其中都不乏有高曉松為其作詞作曲。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見得高曉松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最後我們回到老梁。對比其他三位才子,老梁顯然排不上位。

他既沒有讓人信服的作品,也沒有值得後人稱頌的"才氣"。他所謂的博學不過是讀了一些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書中的內容講解給普通人聽,僅此而已!說難聽點就是所謂的"半吊子文人"。

至於這些內容哪些是他自己閱讀得來,哪些是團隊寫出讓他來讀,這都是個大大的問號?

博學多才的老梁,還配不上當代四大才子

寫到這裡估計有人就要反對,就要罵我了。那我就建議你去讀書吧,讀一百本,兩百本,然後再回頭看看。

那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比老梁強了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