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願景基金虧損167億美元,重大投資被坑慘

 北京時間4月13日,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預計全年經營虧損1.35萬億日元,而此前市場預估利潤4665.6億日元。軟銀自身對經營利潤的預估和市場預期的差距將近兩萬億日元,可謂是爆出業績巨雷。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願景基金虧損167億美元,重大投資被坑慘

  15年來首現年報虧損

  4月13日晚,軟銀集團發佈2019財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業績預測,預計本財年運營虧損1.35萬億日元(約合125億美元),淨虧損7500億日元(約合70億美元)。

  軟銀2019財年的運營虧損是,是自1994年上市以來最大的虧損,也是近十五年來首次年度淨虧損。相比之下,在上一財年,軟銀集團的利潤為2.07萬億日元(約合192億美元)。

  軟銀解釋稱,鉅額虧損主要因為旗下軟銀願景基金投資公允價值下降,其在2019年將出現1.8萬億日元(約合167億美元)的巨幅虧損。由於鉅額虧損,願景1號基金的累計投資收益在2020年3月份將降至負值區間。

  除去上述因素,該公司稅前收入的差異還源於願景之外的非經營虧損8000億日元(約合74億美元)——包括虧損的共享辦公公司WeWork和上月申請破產的衛星互聯網初創企業OneWeb。

  WeWork陷入經營惡化

  軟銀和WeWork緣起於2017年7月,當時WeWork獲得了由軟銀集團等機構5億美元的A輪融資。此後,隨著WeWork快速擴張,軟銀不斷追加投資,直到成為了其最大股東,WeWork一度估值達470億美元。

  近年來,國內聯合辦公行業發展較快。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聯合辦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67.2億元,預計到2022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願景基金虧損167億美元,重大投資被坑慘

  行業發展向好,WeWork也開啟上市之路。WeWork原本計劃在2019年中旬上市,被認為是繼Uber之後的美股第二大IPO。但在嘗試IPO的過程中,WeWork估值一降再降。2019年8月14日,WeWork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FORMS-1招股書,證券代碼為“WE”,WeWork在招股書中未透露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信息,籌資10億美元。但是,公司的招股書中卻顯示,2019年前6個月,公司虧損高達9億美元。這一系列負面消息,導致WeWork估值一路下跌,最終導致IPO計劃流產。

  在WeWork去年首次公開募集計劃失敗之後,因賬面現金枯竭而陷入困境的這家初創公司與軟銀達成協議。軟銀承諾向WeWork提供包含債務和股權組合的融資方案,其中包括50億美元新融資以及軟銀向現有股東發出高達3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且軟銀將加速兌現提供15億美元投資的現有承諾。

  而近日,內憂外患的軟銀以附加條件未實現為理由,宣佈撤回這筆收購要約。4月2日,軟銀集團發佈公告表示,由於某些條件不滿足,該公司已終止了對至多30億美元WeWork股份的收購要約,這些股票由其他大股東持有。

  軟銀方面稱,雙方在2019年10月達成協議後,出現了新的重大刑事和民事調查,這是其放棄交易的原因之一。軟銀還提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為控制新冠病毒疫情而實施的限制措施,這些措施正在影響WeWork的運營。

  軟銀放棄30億美元對WeWork的要約收購,對WeWork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就在上週,WeWork將軟銀告上法院。

  4月7日,一個由WeWork董事會成員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在美國特拉華州法院向軟銀和願景基金提起訴訟,緣由為後者放棄了針對WeWork 30億美元股票收購的要約。隨後軟銀方面回應,將進行強有力的辯護。

  OneWeb於3月底經營破產

  另一家構成軟銀2019財年預計虧損的OneWeb,則已於3月27日向美國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和市場震盪影響,公司未能與大股東軟銀達成一致,以至於其失去了爭取新投資者的窗口期,被迫進入破產程序。

  據瞭解,作為商業航天領域的“獨角獸”,OneWeb此前共籌集了34億美元資本,其中有20億美元來自軟銀。

  此前有外媒報道稱,軟銀內部曾就救助OneWeb展開討論,但最終決定由於無法為支撐該公司資產負債表而額外支出數十億美元,而讓其申請破產。對此,有分析指出,軟銀對OneWeb申請破產的決定標誌著軟銀戰略的轉變。

  孫正義已質押60%股份

  事實上,軟銀最近籠罩的陰霾不止於此。自疫情爆發以來,軟銀的股價已經從今年2月初的高點下跌將近30%,3月19日甚至一度跌超50%。

  因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軟銀所投資的Uber、OYO酒店等投資項目也受到猛烈的衝擊。在Uber項目上,軟銀原本計劃獲利至少70億美元,而目前該項目虧損或已超50億美元。而今年3月初,軟銀大力扶持的印度經濟連鎖酒店品牌OYO中國又爆發裁員風波,深陷泥潭的軟銀再受重創,還不得不拿出5.06億美元的資金救濟OYO。

  另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軟銀集團掌門人孫正義在今年3月份向多家銀行質押多達60%的軟銀股份,作為對其數十億美元個人貸款的抵押品。據日本證券備案的文件顯示,截至3月19日,孫正義直接控制的4.62億股軟銀股票中,向貸款機構質押的股票總數攀升至2.8億股,股權抵押比例從2019年6月的48%提高至60%。

  而3月23日,軟銀集團表示將出售近4.5萬億日元(約2899億元人民幣)的資產,為近2萬億日元(約1288億元人民幣)的股份回購籌集資金。回購計劃後剩餘的額度將用於償還債務、回購債券和現金儲備。軟銀內部人士表示,出售資產主要是為了縮小這家科技集團的市場價值與其投資價值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

  從目前來看,無論軟銀和孫正義都面臨著資金緊張的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