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區法院一項改革創新成果入選《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報告(2019)》藍皮書

旌陽區法院一項改革創新成果入選《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報告(2019)》藍皮書

四川新聞網消息(肖鸛霖 記者 周鴻)近日,《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報告(2019)》藍皮書(以下簡稱改革藍皮書)正式發佈,旌陽區法院“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改革的‘旌陽探索’”入選其中。這是繼旌陽區法院公證參與訴訟輔助事務經驗做法入選《法治藍皮書·四川依法治省年度報告(2020)》後,區法院司法改革創新成果又得到省委改革辦的肯定和推廣。

改革藍皮書由四川省委改革辦組織編撰,全面系統集成2019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和探索,集中反映了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經驗,生動展示了巴蜀大地生機蓬勃的改革畫卷。改革藍皮書內容主要包括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專項推進、重點突破、區域創新、先行先試等八個板塊,詳細介紹了2019年以來四川各項改革舉措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旌陽區法院一項改革創新成果入選《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報告(2019)》藍皮書

近年來,旌陽區法院堅持用改革的思維解決審判和執行工作中的難題,奔著問題去,迎著困難上,聚焦問題和短板,既開展了一些如破解送達難、公證參與訴訟輔助事務等切口小、見效快的具體改革,也推進了一些如家事審判改革、執行長效機制建設等打基礎、謀長遠的制度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為推動公證制度在社會糾紛解決中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剝離長期分散人民法院辦案精力的訴訟輔助事務,2017年3月,旌陽區法院從法律文書委託送達開始,在全省率先探索公證參與訴訟輔助事務。隨後不斷優化升級、創新拓展,2019年10月9日,旌陽區法院掛牌成立全省規模最大的“公證參與訴訟輔助事務中心”,建立起涵蓋民商事及執行案件文書送達、調解、調查取證、參與財產保全、參與執行、訴訟服務等各個環節的立體化公證參與訴訟輔助工作新格局,完成訴訟輔助事務集約化分流、社會化減負、全方位剝離,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實現公證職能與審判執行工作有機銜接。

旌陽區法院一項改革創新成果入選《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報告(2019)》藍皮書

同時,圍繞公證與法院如何有序對接、公證程序如何科學合理嵌入法院審判執行工作程序,明確細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機制,研發公證參與訴訟事務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可視化管理。

隨著公證機構的全面參與和深度介入,2019年,旌陽區法院裁減書記員20人,法律文書送達週期縮短20天,直接送達成功率提高40%。審判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受到最高法院、省高院和省司法廳肯定推廣,並做經驗交流;2019年11月,省委深改辦予以轉載推廣。至今年8月,公證處完成法律文書送達12000餘件次(包括直接送達、公告送達、留滯送達等),並形成《送達報告》3300餘份;完成執行調查2300餘件次(包括查封、解封、調查、過戶等);完成網絡拍賣100餘件次;同時完成郵寄送達7000餘件次及複印、查閱檔案等多項審判輔助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