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電競是創意產業中的一個高技術密集行業,涉及到眾多前沿尖端技術,包括5G、AR、VR、BIG DATA、區塊鏈技術等等,這一行業發展依賴這些前沿技術,同時也促進這些技術的發展。電競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前沿高科技的關係,猶如F1賽車與汽車工業技術的關係。由於有了電競業作為支撐,遊戲設計開發技術未來有可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先導性通用技術。

2019ERL亞洲賽車電子競技大師賽前期通過線上多輪比賽,最終甄選出16名最頂尖的中、日、韓模擬賽車手於現場同臺競技。線下三輪決賽結束後,韓國選手金奎岷獲得冠軍,日本選手武藤壯汰和柳堀翔太分獲亞軍和季軍。賽車電競有別於很多虛擬的電競遊戲,方向盤、座艙以及行駛過程中隨時能夠通過物理振動感受到的路況、碰撞,這一切都高度還原真實賽車比賽,簡而言之,你可能一輩子無法駕駛真正的賽車駛上賽道,但通過模擬器進行賽車電競,你就可以儘可能逼真地感受到一個職業賽車手的駕駛體驗。


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尖端技術在生產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目前最主要是機器人、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智慧管理等。這些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由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首先需要建立相應場景,然後才能在萬物互聯條件下通過人工智能來提供解決方案,而各種場景的模擬,都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實現。遊戲開發的技術本質是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場景。構建複雜場景,未來首先應由遊戲設計來完成。比如,智慧城市建設、高端複雜裝備的製造,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由於有了電競業作為支撐,遊戲設計開發技術未來有可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先導性通用技術。引導和規範電競產業健康發展,對於推動遊戲設計開發行業加速發展,進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中佔據戰略制高點,是一個關鍵。


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前三季度VR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62億元,同比增長130%,全年有望突破100億元,成為經濟換擋升級的新支撐。據賽迪顧問統計,預計到2021年,我國VR/AR市場規模將達到54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5.2%。隨著5G牌照的發放,5G與VR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市場空間,VR產業正在迎來春天。

最大的區別是格鬥機器人採用了仿人體設計和空間捕捉技術。也就是說,你可以以人偶的方式操控它或者是以體感的方式操控它。在人偶模式時,玩家需要佩戴類似於木偶設備在身前,而體感模式時則是佩戴感應器,這樣便可以做到人與機器人的同步動作。在5G技術和VR的支持下“人機一體”極致操控體驗格鬥機器人電競也能成為電競下一個風口。


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不同於傳統電競來說,本身工業電競就極力弱化了傳統電競的遊戲表現形式,更多的結合了科技和智能製造等高新技術,對青少年的智力開發和綜合應用能力有著絕佳的引導和輔助效應。現在電競產業的規模一年一個臺階,但是仍然處於發展初期,想要產業繼續的快速增長,工業化的程度我認為是決定的增長率的關鍵所在。現在中國電競很多支持和服務的部分,還是小作坊的狀態,工業化是保障整個產業結構穩定下來的重中之重。過去騰訊在文創產業上有過一些自己的探索,我們參與和見證了網絡文學、動漫和網絡綜藝的工業化程度是如何提高,同樣作為新文創的一部分,電競只有工業化程度提高了,我們才能拿出更高更穩定的產品給觀眾,觀眾也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來關注電競。

工業+電競的無限可能

電競館怎麼做?

電競館設計有哪些要素?

如何裝修電競館?

惟亞(上海)數字科技正在打造電競+VR2.0的全新電競體驗綜合體,引領電競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