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現代化種植:確保糧食安全之關鍵所在

自2008年世界性糧食危機之後,今年又出現了世界性的糧食短缺問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近期共同發佈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規模化、現代化種植:確保糧食安全之關鍵所在

俗話說,口袋有糧心裡不慌,糧食不僅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更關係到國家的安全。在今年這麼嚴重的糧食危機之下,我國的糧食安全卻還算是有保障的。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表示,總體上來看,中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但從長遠看,中國的糧食生產和消費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仍要未雨綢繆。

雖然從目前來看,我國不會出現糧食危機。但是著眼於未來,我國糧食的產需仍然存矛盾。我國人多地少,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0%的人口,實在不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有限的土地上產出更多的糧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規模化、現代化種植:確保糧食安全之關鍵所在

種糧不賺錢制約著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種糧也是一份職業,就像城市裡的人打工、上班一樣。目的呢,就是為了獲得一份收入養活自己及家人。但是當種糧不賺錢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農民願意種糧了。舉個例子,按畝產小麥900斤計算,每畝小麥毛收入是900多元。除去種子、化肥、播種、澆地、農藥、收割等成本,畝小麥的利潤不超過400元,我國目前戶均經營規模7.8畝,一年的收入僅有3000多元,比不上在城市打一個月工的錢。何以養活一家老小?

規模化、現代化種植:確保糧食安全之關鍵所在

促進規模化種植以提質降價。從上世紀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農村的土地按照土地肥沃程度劃分成不同的地類,每個農戶又分到少許不同地類的地,這也就導致農戶的農田比較分散,在西部某省農村,一個農戶種七畝地,卻分成了好幾塊。由於種植分散,也就增加了種植以及管理成本。要實現降成本,規模化種植及現代化種植是關鍵。美國的進口糧食糧價比國產糧便宜30%,也就是搞規模經營來降低成本。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西北農人布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