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量的30層的高層住宅將來怎麼拆遷?是否有開發商接手?


如今大量的30層的高層住宅將來怎麼拆遷?是否有開發商接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隨著我國的棚戶區改造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城市裡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27到33層的商品住宅也成了常見的樓層高度。開發商大價錢的拿地肯定是為了利潤最大化,是建設高層住宅的原始動力。但是我們的疑問是這些高層建築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談一下高層建築所面臨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消防。

2017年6月14日凌晨,倫敦西部一棟24層的公寓大樓發生大火,火勢猛烈,大火連續焚燒十幾個小時才全部熄滅,事故造成81人遇難。此次火災燒燬了151個家庭,是倫敦29年來最慘重的火災,由一臺冰箱老化後自燃引起。

前幾天,位於瀋陽市渾南區的SR國際新城小區102號樓發生火情。經過近4個小時的撲救,明火全部熄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因為物業管理問題,消防通道一直被堵,造成了不必要損失。


如今大量的30層的高層住宅將來怎麼拆遷?是否有開發商接手?

圖片為倫敦614大火,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倫敦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按說從消防措施和現代化應急措施方面,都應該比我們經驗要豐富的多,但即便這樣仍然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我們不禁自問,我們是否有能力解決這樣的問題。

33層的高層住宅一般為兩梯三戶,那麼算下來一個單元至少幾百戶人家,人員數量大而且過度集中,一旦發生火災很難疏散。我們經常看到把電動車推到家裡充電的鄰居,有時候覺得這沒什麼,但這其實是很危險的存在。


第二就是說一下關於電梯的事,前幾天說過關於一層該不該收取電梯費的問題。現在來說一下電梯的使用問題,高層住宅的電梯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那些一梯兩戶的高層建築,即使電梯的質量再好,如此高的使用率,電梯的損壞是不可避免的。維修當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當一部電梯到了使用極限,無法再維修時怎麼辦呢?必然是要每家每戶集資進行更換,更換和維護電梯的費用是非常高昂的。再有當你是一個十層以上的住戶,面對著等待維修的電梯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第三就是高層建築在十年後會有很大概率變成“老破小”,住的多是租戶。房子年齡老了,社區配置落後,小區的綜合居住條件堪憂,物業也只是勉強維持打掃和清理垃圾的工作,其他的服務很少能滿足。甚至在很多老小區,因為物業費提高的問題,清理垃圾也成為問題。


經過對一部分從事建築事業的朋友的瞭解,開發商喜歡拆遷的一般都是4層以下的建築,而且開發商選擇的大多是老城區中的棚戶區,一是政府棚改的政策,而是棚戶區住戶少,所面臨的拆遷補貼和糾紛也少。而33層的高層住宅呢,一棟樓兩個單元接近有200戶,這讓開發如何賠償,再說即便是重建了,那麼新樓要多少層才能回本呢?難道要加高到100層嗎?再有就是開發商一般去城市的周邊拿地,城市規模的擴大也是城市發展的趨勢。所以從開發的角度來說是沒有拆遷的動力和價值的。

所以在現有的制度和政策下,除非有自然的損害,政府的引導或者補貼,不然從市場規律來說,很難有拆遷的可能。這方面從倫敦高層住宅大火可以看出,即便是西方先進國家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現行的辦法就是對老舊建築的不斷改造和修補來維持,再有就是隻能期待未來的技術進步了,新型材料的出現等等。


歡迎小夥伴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