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絲綢之路的本質是一條遠距離的商業貿易通道,這種上萬公里的遠距離貿易之所以能存在,必須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定要有堅定的市場需求;這條商路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證,商人在這條道路上通商是安全的。事實證明,這兩個條件的確存在。

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古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一、市場需求

絲綢之路的另一端,是以羅馬帝國為中心的歐洲大陸,是以肉和奶作為主要食物的歐洲大陸民族,所以他們大量需要東方的香料。當時還沒有冰箱。

羅馬帝國在沒有接受基督教之前,羅馬上流社會處在酒池肉林,紙醉金迷生活狀態,非常崇尚奢侈的消費。絲綢這種奢華的紡織品恰恰能夠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據說一次凱撒穿著鮮亮輕薄的絲綢衣服出現在元老院,竟然引起一片轟動,這就是我們今天營銷學上的領袖消費的示範效應。於是羅馬貴族爭相穿著絲綢服裝,一時引為時尚。

根據史料記載,在羅馬時代,一磅上好的紫色生絲的售價竟然高達12兩黃金!巨大的利潤,驅使商人對絲綢貿易趨之若鶩。

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身穿中國絲綢的歐洲貴族

二、商路的安全問題

漢武帝將匈奴驅趕出漠北以後,從長安到西域的道路就完全在漢帝國的控制之下。漢帝國能夠維護商路的秩序,使從長安到中亞地區的通道是安全和和平的狀態。

再往西,在中亞地區,有貴霜王朝,再往西,有取代塞琉古帝國的波斯帕提亞王朝,再往前,就到達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維繫著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的秩序。

所以,我們從中國的首都長安出發一直到羅馬帝國的首都,整個沿路就是漢帝國、貴霜帝國、帕提亞帝國、羅馬帝國,這幾個帝國都能夠去維持絲路的秩序,因為這些帝國都從絲綢和香料貿易中獲取了巨大利益,當然都會盡量維護好商路的安全。

三、種桑、養蠶、繅絲技術的傳播

這個問題沒有定論。歷史記載外國人將蠶種藏起來,偷偷地帶往西域,這樣的事情很多。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國際組織保護專利技術;而且這種東西要保密也是非常困難,因為它是普羅大眾都在做的事情,繅絲是公開的,種桑是公開的,紡織也是公開的。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在今天新疆的和田(舊稱于闐),古代有一個叫瞿薩旦那的國家,是絲綢之路上一個很重要的站點。該國向東國(中國)求取蠶種,但是東國國王秘而不賜,還嚴令邊關禁止蠶桑種子出口。瞿薩旦那王就以卑言厚禮向東國公主求婚,獲得了允准。迎娶公主時,瞿薩旦那王傳話給公主說,我國沒有絲棉,她可以把蠶桑種子帶來,將來為自己做衣服。公主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蠶桑種子,放在自己的帽子裡。到了邊關,官員雖然仔細搜查,但不敢檢查公主的帽子。蠶桑種子就這樣到了瞿薩旦那,當地人開始養蠶。這個故事還見之於藏文的《于闐日記》。這本書把東國稱為中國,娶公主者是于闐王尉遲舍耶。

養蠶技術此後在西域各國傳播開來。

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中國的養蠶繅絲技術傳入西域

四、中亞、中東大量種桑養蠶

你如果去中亞和中東地區旅行,在這些地方,沿途不論是坐汽車、坐火車,最深的印象就是沿途全是桑樹,沿途馬路兩邊,公路兩邊全是桑樹,千里萬里迢迢,絡繹不絕。

真是你沒有看到這麼多桑樹。沿途這些桑樹上都結滿了紫色的桑葚,甚至樹底下都是一片片的紫色。在烏茲別克,今天的烏茲別克有一個古城叫布哈拉,布哈拉的市中心,有一大片桑樹林超過400年。

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中亞地區結滿桑葚的桑樹

五、桑蠶絲地毯

中國有個成語:南橘北枳,這個故事說明水土氣候的變化會對植物產生變化。

桑樹也是如此。中國的桑樹葉是很薄很柔軟的,但是在中東、中亞地區和歐洲的這些桑樹葉很硬很粗很厚。桑蠶吃了這種特別硬的桑葉,吐出的絲又硬又粗,不像中國的蠶絲,又細又白又軟。這種又粗又硬的蠶絲,他織出的絲綢不好看,也不好用。

所以儘管種了很多桑樹,養了很多蠶,他們還是要進口中國的生絲,因為只有中國的生絲才能織出輕薄美麗的絲綢。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他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這種又硬又粗的生絲,織絲綢不行,波斯人、土耳其人就用它來織地毯。用這種生絲織出的地毯實在是太漂亮了,為什麼波斯地毯揚名世界?就是因為波斯地毯並非用棉、麻這類東西織的,而是用桑蠶絲來織。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裡有一個飛毯,就是波斯地毯。

在波斯這個國家,一年織幾百萬、上千萬的地毯,沒有一塊圖案是一樣的,沒有一個是重複的。伊朗為織波斯地毯成立的圖案、設計的學校有幾百所,專門來設計圖案,因此做到圖案沒有重複。

更重要的是波斯地毯用的染料不是化工染料,而是礦物、植物染料。比方說綠色的是綠松石,紅色的是藏紅花,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這種藏紅花、綠松石的染料,越用越鮮,百年不變。

絲綢之路上的趣事——桑蠶絲在中亞、中東的歷史變遷

伊朗圖案多樣的地毯

結語:

絲綢之路並非只有絲綢和香料的貿易,它更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行走在這個絲路上的,除了商人、駝隊、絲綢、香料,還有大量的僧人、祆教祭司、傳教士等。

我們可以在絲路上看到法顯、鳩摩羅什、玄奘,看到佛教徒、基督教徒、摩尼教徒,他們通過絲路把地中海文明、兩河文明傳到中國,也把中國的文明傳到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