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情感路上,有你,有我,有愛,就夠了!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1、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住了三天,頭兩天我媽只報喜不報憂,第三天,才卸下報喜不報憂的面具,聊起和我爸的相處來。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我爸和我媽相處得並不幸福,但沒想到那麼嚴重,這次,我媽是徹底寒了心。

我媽想去打工,哪怕一個月只掙一千,也不想和我爸在一起了。

我媽說:看到我爸,想想他做的事,心都涼了半截。

以前小,不懂婚姻苦,如今,我理解了女人那種絕望,我媽真的在婚姻中吃了好多苦。

雖然事情過去大半年了,我媽說起來,依然眼含憤怒。

我爸的思想裡,女人就該把男人抬得高過頭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裡那種。

去年秋天,我爸不知道招了什麼邪風,吃過飯把碗放桌子上,悠悠地看起電視來。

我媽洗碗時,想起沒有拿他的碗,就讓我爸給遞進廚房,沒承想,我爸發神經似的,把碗狠狠地摔到地上。

邊瞪眼邊罵:我腿疼的要si,你拿下碗怎麼了,你就見不得我歇會兒!

要是我這麼說,也許你會覺得我媽無情,繼續聽我說完,你就知道我爸這種人有多讓人心寒了!

他說這話前一刻鐘,剛剛三步並作兩步地到樓上給別人拿鉗子下來,那速度,真和一個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扯不上半點關係。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2、

對外人,我爸永遠一副熱心腸,只怕自己沒有照顧好別人,飯都可以不吃,只要別人張口求助;對我媽,就換了一副嘴臉,把飯端到他身邊,那是應該的,他做什麼都是得順著,

我媽敢提意見,那是沒有把他當一家之主看,對我媽永遠只有指責和要求,從沒見半點溫情。

我爸年紀大了,還看不上打零工的那點小錢,非要和別人去山裡挖藥材掙大錢。

今年春天,明知道那幾天要下雨,他一根筋地要起身挖藥材,我哥拗不過,送他去了目的地。

天氣可不會由著他的性,他到的當天晚上,就連著下了3天,他呆呆地坐了3天,還著了涼,感冒了,又折回家輸液。

進門就嫌我媽種的菜沒有別人長得好,一天在家不知道都幹了些甚。

我媽不想理他,我爸獨角戲唱到忘形處,又把那一套三綱五常搬出來叨叨:我累死累活,在外面受罪,你在家連個菜都看不好,你看看別人家婦女,打扮得好看看的,沒見你一天干個啥,還這副沒勁樣!

我媽在家養蠶,種地,掃路掙錢,幹家務,被我爸這麼指責,心裡那個氣呀,真的足夠壓倒泰山了!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3、

說到傷心處,我媽跟我說起她四十幾歲,例假不正常,一直出血,血虧到只有六克,到了站起來都眼花的地步。

我爸卻不管那麼多,別人家秋收,也得讓我媽跟著下地幹活。

我媽扛不起一袋玉米,我爸鼻子裡哼出一口氣:我能扛得起,你怎麼就不能?

說完轉身就走了,我媽身子本來就虛,氣得扶著袋子緩了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我媽骨子裡保守,從不懂得反抗,慢慢挪起玉米袋,繼續幹活。

回家後,我爸往那一坐,等著我媽做好飯,叫他這個大爺享受。

一根菸吸完了,我爸開始還嫌我媽做飯慢,絮絮叨叨半天。

他自己吃過飯,抹抹嘴下地去了,又催我媽趕緊跟著下地,要知道,我媽回到家,屁股還沒捱過凳子呢?

這輩子遇上我爸,是我媽最大的劫,這次,我媽說,想等明年開了春,也去外面打個零工,圖個清淨,我舉雙腳贊同。

和這樣一個嘴碎又不懂冷暖的男人在一起,真不如在外面打工開心。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4、

看我媽忙裡忙外不得閒,我的思緒又回到了曾經。

上初中時,家裡蓋房子,我爸不願吃苦,還和平時一樣黑睡大明起。

我媽給工匠們遞磚頭,手被鐵絲割了一下,血汩汩流。

我爸看了看,連句問候都沒有,笑嘻嘻地和匠人講他做過的那些好人好事。

連工匠都看不下去了,訓斥我爸:你還不趕緊下去看看,幫著包紮下,還有心講笑話,小心中午不給你吃飯!

我爸這才悻悻地下來看了一眼,連我媽的手都沒想著瞅一眼,自顧自喝口水,又轉頭出去侃大天了。

我媽只是幾天沒理他,想著這個家總要有一個人吃虧,也就算了,要是我,大概半年也緩不過這個勁。

中午飯點到了,我爸端著腦袋下來吃飯,看我媽沒做成飯,也不想想我媽手不方便,伸手幫下忙。

他和匠人們一起看電視等著,吃完飯呼呼大睡。

當時我也在家,暗暗發誓:如果將來找一個這樣的男人,我寧願獨身!

那一刻,我覺得即使我媽第二天就要離婚,我也不會怪她。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5、

小時候,我爸從來沒有抱過我,抱別人的孩子倒是勤快得很。

我媽講,我出生前,爺爺奶奶就過世了,我媽要做家務,又怕我磕了碰了,忙的時候,把我放地上,等個三五分鐘,再回頭看看我在哪裡。

我爸呢,除了幹活,就是幫西家,忙東家,回到家,也不知道抱抱我,或是做做飯,端著個爺們架子逗狗玩。

看飯沒好,他又出去逗別人家孩子去了,還把飯餵給別人家孩子吃。

八十年代,正是糧食緊缺的時候,我媽只好餓著肚子,先緊著我和哥哥吃。

別人家孩子倒是吃得飽飽的,長得虎頭虎腦的,我和我哥瘦得乾巴巴的,穿得也不好,像倆難民似的。

現在想來,再看著坐在旁邊的他,不由得陌生起來。

這種男人,就像中央空調,暖的是別人,可制熱產下的涼水都留給自家人了。

別人都說我爸是個好人,對人熱情,捨得付出,可於我媽,於我,真的感受不到半點暖意。

有人說,夫妻倆的關係就像存錢,一方只取不存,終有無錢可取的一天,一方只有心酸,有一天,就不想再繼續維持下去了。

失望攢夠了,誰都會想著離開,這一次,我不想勸我媽守著這個家了!

也許,我媽在外面打打工,和別人嘮嘮家長裡短,要比在家待著舒服一百倍,你說呢?

國慶節回了趟孃家,才知道嫁我爸這種“好”男人,一點不好過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對伴侶失望的長輩麼?歡迎留言討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