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技術創新助春耕,服務“三農”促發展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咐,也是風雲變幻國際形勢下實現民族復興的戰略要求。

4月17日上午,由湘潭市農業農村局主辦、湘潭市畜牧水產技術研究和推廣中心農民素質教育辦公室承辦的湘潭市蓮(稻)漁“兩高兩優”綜合種養產業推進暨技術培訓會在華都會議中心舉行,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部分綜合種養經營主體及種糧大戶共計8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湘潭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買生主持,湖南省水產體系首席科學家肖光明、湘潭市畜牧水產技術研究和推廣中心主任粟澤雄、湘潭市農業農村局水產高級工程師唐衛紅、岳陽翔盛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尚特權等一批領導和專家分別就益陽南縣稻蝦養殖的成功做法、綜合種養的政策要求、發展歷程、模式選擇、技術要點等進行了詳細講解。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刻,針對廣大農民反映的水稻(湘蓮)種植比較效益低、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湘潭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了深入調研,並組團赴益陽南縣進行了實地考察,據瞭解,實施綜合種養能提高畝均單產2000-5000元,能較好地解決單一種植糧食和湘蓮效益不高的問題。對此,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以種植結構調整區、“一江兩水”沿線低窪區等為實施重點,堅持“穩糧增收、以漁養稻”的原則,發展綜合種養面積10萬畝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市縣兩級均制訂了實施方案,確立了“制定一套技術標準、規劃一片實施區域、培育一批經營主體、構建一條產業鏈條、打造一個公用品牌、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的發展思路,組建了綜合種養工作推進組和“技術服務團”,編印技術資料5000餘份,通過集中培訓、送技術下鄉等方式為廣大農民開展“點單式、組團式、個性化”服務。

為搶抓農時,綜合種養推進組20多名技術幹部全部下沉一線,開展點對點宣傳、指導100餘人次,4月底前,還準備到湘潭縣花石、湘鄉、雨湖等地組織開展現場教學及技術培訓會5場以上,把增收的模式告訴農民、把管用的技術送給農民。

創新引領發展、科技服務“三農”。會後,參加本次培訓會的學員們紛紛表示,平時發展生產是自己單打獨幹,有問題不知道問誰,現在有了科技服務團,通過技術培訓,很多疑難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底氣更足了。

湘潭:技術創新助春耕,服務“三農”促發展
湘潭:技術創新助春耕,服務“三農”促發展

【來源:湘潭市農業農村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