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德淪喪的起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時期

商紂王的姑姑嫁給了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姬發雖然非商紂王的這位姑姑所生,但是仍然稱其為母親,而且是父親的正室,正式場合比自己的生母更重要。

論道德淪喪的起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時期

也就是說,商紂王和後來成為周武王的姬發是表兄弟關係,雖然基本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當時商朝皇室和諸侯之間的聯姻應該是頻繁的,姬發家族和商紂王家族之間的血緣關係應該錯綜複雜。也就是說: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商朝國君的親戚,一個虎視眈眈的外部勢力,等待時機入主中原。

牧野一戰,商敗。據說商紂王自焚於朝歌。這個情節和後來明朝朱棣用武力篡奪皇位幾乎完全一致,和美軍在阿富汗打死本拉登也有幾分相似。想想看,如果朱允炆不死,本拉登不死,對勝利者而言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置朱允炆於何處?難道叔叔來批評教育下朱允炆,殺幾個大臣,然後退兵回北方?本拉登不死,恐怖分子又要劫持多少人質要挾美國?同樣,商紂王不死,周武王怎樣處置商紂王?是殺還是流放?殺吧,諸侯王怎麼有殺自己的上級領導的道理?不殺吧,只有流放,那麼商朝的子民追隨他一起流放,那姬發不就是鳩佔鵲巢?從朱允炆的角度,如果不“被燒死”,怎麼遁身隱居寺廟明月孤燈了此殘生?

論道德淪喪的起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時期

所以,商紂王最大的可能是“被自焚”。這樣的死法,周朝人很喜歡,商朝人容易接受。

然後,周朝為了解釋自己的合法性,開始了一系列的精心謀劃的操作。把一切可能的罪過賦予了已經死掉的商紂王身上,反正死人不會說話,於此同時,把一切美好的品德全部加到了姬發父子身上。

非常不幸的是,商朝發明的漢字在此時變成了歌功頌德武王父子同時誹謗商紂王的工具,這是多麼的諷刺和悲哀啊?——當然,文字從占卜、記錄國家大事到歌頌和攻擊,未嘗不是巨大的進步。

論道德淪喪的起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時期

紂王?這他媽不是董卓嗎?

這樣的事情,在接下來的三千年的時間裡,不斷地重複,生靈塗炭,而野心家、戰犯們卻被描繪成英雄戰神、救世主,走上神壇,至今受到後人頂禮膜拜。

大致上,道德就是這麼淪喪了吧?堯舜禹時期中華傳統美德,還有禪讓制度,只剩下傳說了。用拳頭說話,靠實力和陰謀,不是鐵就是血。

再後來,秦國消滅各路諸侯,也就是整體消滅了貴族,用官僚取而代之,所有的體面、道義、憐憫就都不要了。一直到神和皇權被徹底否定的時候,這種向下的過程達到了一個人類社會難以超越的一個極點。下至奴婢,上至王孫,隨時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所有的生離死別、痛苦哀嚎竟絲毫不能警醒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