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記住一個常識:青島方言中的“馬虎”是什麼動物?

青島方言中的"馬虎"是什麼動物?狼

30秒記住一個常識:青島方言中的“馬虎”是什麼動物?

拓展

是狼

孩子不聽話,看見好玩的東西就非要,不給買就哭鬧。大人就會念叨:“再哭,馬虎就來了!”青島人說的“馬虎”其實是指狼。為什麼要把狼叫成“馬虎”呢?

有一種說法是“麻胡”。唐代李匡乂在《資暇集》卷下說:“俗怖嬰兒曰‘麻胡來’。”宋代《野客叢書》中也說到:“今人稱‘麻胡來’,以怖小兒,其說甚多。《朝野僉載》雲:偽趙石虎以麻將軍秋帥師。秋,胡人,暴戾好殺......有兒啼,母輒恐之曰:‘麻胡來!’啼聲即絕。又《大業拾遺》雲:煬帝將去江都,令將軍麻祜浚阪。祜虐用其民,百姓惴慄,呼‘麻祜來’以恐小兒,轉祜為胡。”可見“麻胡”一詞歷史悠久,而且用來嚇唬孩子的“功能”也是流傳至今了,也許是因為與狼有著暴虐害人的共同點,才用來稱呼狼。

馬,有“大”的意思,比如馬蜂。也許是因為狐狸的體貌有些像狼而小,所以人把狼叫“馬狐”。也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某些民間傳說中有偷走孩子的“馬猴”或“馬猢”,樣子更像是一種猿猴,但是這兩種說法在青島地區似乎並不很流行。《山海經·中次二經》中說:“蔓渠之山……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可見是一種能發出嬰兒聲音的吃人猛獸。既然“音如嬰兒”,或許小兒的聲音更容易讓“馬虎”誤以為是同類召喚而把它招來,所以大人才會用“馬虎”來唬住啼哭的小兒不讓出聲?

以上也只是猜測。

由於歷史久遠,“馬虎”的真正來歷似乎越來越模糊了,真的成了一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