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這是一位體育老師曬出了他與其他任課教師的聊天記錄。與搶課同事的口吻相比,被搶課的體育老師顯得有些客氣。一時間,社交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體育老師有多卑微”的熱議。


卑微

體育老師,有求必應。本應該是體質最好的那個,卻總是無辜“生病”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大概都會碰到幾個“不誠實”的體育老師。數學老師剛剛宣佈體育老師胃痛來不了,轉眼同學們就看見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生龍活虎地扔鉛球。

在低年級階段,有些學校還能保證正常教學,但越接近升學季,體育課越容易被一刀切取消。


雲南省教育廳2018年對該省16個縣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八年級的抽查顯示:


四年級體育開課達標率61.2%

八年級體育開課達標率38.7%

八年級數學周課時超過正常課時數的90%


雲南省教育廳

跟其他任課老師相比,體育老師課業不重,有更多的時間管理班級,似乎很適合當班主任。

可是不久前,浙江杭州一所中學的體育老師主動申請當班主任,結果遭到家長們的質疑。一時間,“體育老師能不能當班主任”引發爭論。

一方面體育課不受重視,另一方面近年來體育課成了“高危”課程。10月16日,瀋陽一名初三男生在學校組織的體能測試一千米跑途中倒地,送醫後宣佈不治。


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車純指出,課堂上學生有任何的傷害事故,體育老師必須承擔責任。


可是目前我國在針對校園傷害事故方面沒有切實可依的法規性文件,能夠讓體育老師在教學、管理沒有差錯的情況下免於承擔責任。

於是,溫柔體育課在中學隨處可見,被概括為

“三無七不”型


“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

“不出汗、不髒衣、不喘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傷、不長跑”

戶外運動的匱乏,加之過重的學業負擔,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高發和低齡化趨勢。

國家衛健委公佈的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總體近視率為53.6%。


硬核

面對近30年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堪憂的狀況,社會上屢有將體育納入中高考的呼聲。


12月27日,雲南省教育廳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關注度最高的是體育分值上升,與語文、數學、英語均為100分。這一改革從2020年秋季學期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開始實施。


雲南省教育廳

專家指出,在全省範圍內把體育“上升”到和語數外一樣的地位,分值都為100分,雲南還是全國首例。


“體育老師笑了”

“體育老師終於不用‘卑微’地要課了”


在高考層面,從今年開始,具有自主招生權的高校在校考中均增設了體育測試。


此舉被視為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即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質與運動能力的測評今後有可能被納入高考。


對於把體育納入高考這一趨勢,“這個要看體育納入中考的效果。在之前體育分值不高的情況之下,大部分學生最後拿到的分值都差不多,因此並沒有真正引起大家對體育的重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在目前中高考的指揮棒下,專家們普遍認為只有強調體育的分數,學校、教師、家長、學生才會真正地重視體育課。


加強學校體育的文件再多,只要高考不考體育,很多學校、老師和家長就不會買體育的賬,重視體育只是口頭上的。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


最關鍵的,是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如果沒有這一條,前面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窠臼


然而,有擔憂的聲音認為,將體育納入中高考必考科目,體育課會不會落入應試教育的窠臼。

為了跑步達標,那就突擊訓練。要考游泳科目,那就玩命划水。考完了,就丟置一邊。結果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

更何況,在應試教育的賽道上,學生的負擔已經足夠沉重,若再加上體育測試,學生的學習負擔何時才可能真正地減輕?

還有不少人擔心體育考試的公平公正性。一些城市學校建設了較高素質的體育師資隊伍,但在廣大鄉鎮與農村地區,體育師資建設仍有很大不足,體育課教學依然較為粗放。

通過考試形式固然能夠推動對體育的重視,有助於解決體育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同時專家提醒,應避免把改變升學考試結構變為治標之道。


體育課程異化為體質測試課程的現象,其實是“形式主義”的一種表現,其不僅導致學校體育的目標簡單化,而且忽略了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


——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季瀏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就是這樣一項新的中考改革政策刷爆了雲南家長的朋友圈——雲南省教育廳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體育與語數外並列100分!


身體素質佔60分,包括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長跑等;

體育技能佔40分,包括排球、籃球、足球等。


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試方式將三年一考改為一年一考。


其提高體育課地位的用意明顯,就是要引導學校、家庭和孩子重視體育。


身體素質是孩子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重視體育,對孩子健康全面成長極具意義。雲南的做法,並非矯枉過正,而是讓體育迴歸“主位”。


“中考體育從50分調整為100分,孩子們的壓力是否會增加?”

“這次改革,體育和語數英並舉為主科,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體育究竟如何考?”

“改革後,學校是否會增加體育教師或體育課時?


就中考體育為何改、如何考等社會關注的問題雲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相關解答:


從指揮棒上減輕過重負擔


  “當前,雲南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不能較好地體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要求,教、學、考、招有機銜接不夠,不能從指揮棒導向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


此次制定的改革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基礎教育課程與教育改革,引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這次改革不是‘翻燒餅’,而是改革深化。文件從著手擬製到出臺,數易其稿,歷時9個多月。”

——張春驊說


  張春驊介紹了文件制定的過程:2019年3月著手擬製,在全面梳理雲南省現行方案的基礎上,參考其他省份的做法,教育廳有關部門多次討論修改,形成了徵求意見稿,徵求了16個州市教育體育局意見,並於2019年5月在全省教育大會上印送參會的州、市、縣、區政府和教育體育局領導進行討論。通過反覆權衡利弊,經修改完善,並做合法性審查後,於2019年12月27日正式印發。


更加重視學生體質健康

  “當前學校體育工作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重視高度,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還很不理想。”

——雲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徐忠祥


當前,青少年體質健康存在不少問題:


  雲南義務教育階段的營養改善計劃已經投入了近300個億,但是“小眼鏡”“小胖墩”“豆芽菜”等近視、過胖、過瘦的青少年人數還是佔有較高比例。

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雲南省監測結果顯示:在16個縣抽查了小學四年級和初中八年級的數學和體育兩個科目。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周課時超過正常課時的68%,初中階段八年級數學課周課時超過正常課時的90.8%。小學四年級學校體育開課達標率61.2%,到初中八年級,

體育開課達標率只有38.7%。


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經過多方調查研究論證,雲南決定把中考體育分值從50分提高到100分。目的是讓學校更加重視體育課,讓家長更注重孩子體質健康,為實現健康中國、健康雲南貢獻智慧和力量。


體育課時不變,體育教師不增


  原來的中考體育分值為50分,九年級考一次就結束。新中考體育如何考,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改革後,把中考體育分值提高到100分,並且把考試方式從三年一考變成一年一考。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將100分分為兩個部分來考查。按照國家體質健康監控標準進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這部分佔60分,對於學生個體差異沒有很大影響;第二個部分是對技能和體能的考試,這部分佔40分。教育部要求學生至少掌握一到兩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雲南新中考方案將3年成績累加,作為中考體育成績。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和規律,按20%、40%、40%的規律逐漸提高分值佔比。

——雲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劉剛

  

“體育分值增加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運動員,也不會增加學校和學生負擔。”

——劉剛


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設置,體育分值的增加,不意味著體育課時、教師數量的變化,體育課時不會變化,體育教師不會增加,按照規定,所有科目必須開齊開足


  劉剛介紹,雲南中考改革方案是大文件,還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支撐。目前需要出臺的配套政策分為3個方面:


一是體育、音樂、美術考試的實施方案,以及勞動教育評價手冊等;

二是出臺物理、化學、生物這3個科目的實驗操作考試方案,以及英語口語測試方案;

三是出臺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強化綜合素質評價使用,推動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除夕之外當我們在為體育課“麻雀變鳳凰”點贊叫好的同時,也需防止兩種“過猶不及”。

謹防過度“應試化”。近年來,中考體測中,拉關係走後門、搞突擊走過場、弄虛作假、冒名替考時有發生,甚至還有考生使用興奮劑事件。這些亂象使體育考試陷入了非正常“應激狀態”,是體育過度“應試化”所致。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隨著體育分值增加,學校與家長重視程度毫無疑問會提升,但也很有可能會把勁用在“掙分”上,而非發展體育興趣與體育技能上。

謹防“減負”變“增負”。雲南新政出臺不久,已有家長在打聽“哪有培訓班”,要給孩子報名“補體育”。鼓勵孩子多鍛鍊,如以興趣為導向,本是減負之舉。但現實往往是,面對考重點高中的“考試指揮棒”,基本是“考什麼,補什麼”,家長想的是如何通過“加碼”“加練”多拿分,而罔顧孩子的興趣和意願。


很有可能你的體育老師再也不會請假生病了

重視體育教育、提高體育課地位本是好事,應大力提倡,但需要端正體育教育宗旨,立足“健康第一”的出發點,站穩“讓自覺鍛鍊成為孩子生活習慣”的落腳點,把分數細化到平時體測、體育課出勤率、一小時鍛鍊和體育技能的掌握中。只有科學合理考核,才能真正體現這項改革的應有之義。

體育100分能否嚴格把關,需要教育系統從重視體育課作用、提升體育課質量、增強體育師資、優化考核機制、堵住人為操作漏洞等方面著力。


上好體育課也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要做好強身健體表率,放下電子產品,多陪孩子鍛鍊;

政府和教育系統也要解決好場地、安全、配套措施等問題,為高質量體育課做好保障。

可以預見,提高中考體育分將成趨勢,

而體育100分該如何科學推進,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