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黃葉幹尖,是因為缺肥嗎?想要大蒜高產,要注意哪些問題?

新大風歌


今年大蒜主產區降雨量偏少,氣溫低不利於大蒜的返青,再加上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菜農一定要抓好春季的管理,克服難題奪得高產。具體措施如下:

1、適時澆返青水。

選擇連續晴好天氣,適時澆返青水,澆返青水時畝施尿素20~30公斤,促進大蒜髮棵、壯苗

2、施肥管理。

衝施硫基高氮高鉀肥,加配生物菌肥提棵促苗。在給大蒜澆第二水時,應選擇硫基高氮高鉀肥加土益佳生物菌肥10公斤隨水衝施,供給大蒜均衡養分使其根好苗壯。

3、葉面噴肥。

在澆完返青水後2~3天,每畝用金太龍200克加2%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加速豐硼50克對水15公斤,于晴好無風的上午露水後或下午5點前對蔬菜進行噴霧。整個生育期噴施3~4次,間隔期7~10天。此外,在大蒜生長期間,對大蒜地的雜草應及時鋤掉

4、防治地下害蟲

促進豐產豐收。4月初至4月底據墒情5天-7天澆1次發棵水。5月初至5月20日前後,需4天-6天澆水1次,結合澆水追一次肥,縮短大蒜退母時出現黃葉的時間,同時防止一次地下害蟲。4月中下旬,選用殺蟲劑如樂斯本、辛硫磷,每畝1公斤隨水衝施。先將藥液倒入容器內加水配成母液後,再隨水衝施,使大蒜根部受藥均勻

5、施好抽薹水

在大蒜的蒜薹露帽後高約15釐米時,每畝用高氮高鉀衝施肥8公斤隨水衝施,有利於提高蒜薹的品質和產量。蒜薹打彎時抽薹。抽薹前3-4天停止澆水。蒜薹收穫後應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促進蒜頭迅速增大,直至收穫前2天-3天。

7、加強抽薹後管理

增施膨蒜肥,促進養分下移,為蒜頭高產打下良好基礎。抽完蒜薹後,大蒜植株上部的營養將向下轉移,此時每畝可用含量在65%的硫酸鉀5公斤隨水衝施,促進蒜頭的膨大。蒜頭的採收不能等到地上全部葉子枯萎,雨季如不及時採收容易腐爛,蒜瓣容易散開,不能貯藏,也不宜留種。選定適宜的栽培季節是獲得豐收的關鍵,選擇個頭大、蒜瓣大而整齊、蒜瓣硬實、無傷、無病斑、顏色潔白而新鮮的蒜頭作種.








裝修好房子


大蒜葉黃幹尖最常見的有三個原因造成,因為大蒜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病症,而會有這樣的原因也是特別容易解決的,一般情況下就是缺水,缺肥,還有過度施肥,平時只要注意這三個方面就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

種植大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足夠的水分苗才會旺

在我們南方一般都是在入秋之後播種大蒜,秋天也是天氣特別乾燥的季節,所以我們農村小菜園種植一些蔬菜都需要合理的澆水,大蒜也是一樣特別是剛播種下去的,播種大蒜最好是多用農家肥,這樣長出來的大蒜苗會很翠綠,很少會有葉黃幹尖的情況。

播種大蒜是比較難發芽的,特別是乾旱的天氣一般最少都要15到20天,在這個時間段裡一定要勤澆水蒜苗才長的齊,而且蒜苗也不會發黃還長的特別壯,在沒有出苗這段時間要澆水到出蒜苗為止,只要保持著地上泥土溼潤蒜苗就會很少有發黃,而且幹尖的也比較少,但是也不會百分之百沒有,因為大蒜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老去,而蒜苗也會慢慢沒有那麼翠綠了。

大蒜的生長週期長需要的養分也會相對多一點,因此大蒜才不會變黃

播種大蒜一般都會有最少三個月的食用期,一直到大蒜老去可以吃蒜頭的時候,最起碼可以長在地上5個月左右,大蒜前期都是以吃蒜苗為主,後期就可以吃蒜頭,想要後期的蒜頭個大那麼前期就要合理的施肥,如果蒜苗缺少養分也是很容易會出現葉黃幹尖的,而且會幹的特別長,這就是嚴重缺少養分要及時補充。

大蒜多久需要施一次肥呢,一般是前面生長期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施肥的次數密集一點,剛出苗的時候可以10天左右施一次,後期的可以是15到20天施一次,一直到蒜苗開始出現老態的時候就不用施肥了,這個時候就是長蒜頭的時候,我們一般就很少吃蒜苗,此時大蒜都會出現一點幹尖的現象,不過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是大蒜老去的一個過程。

大蒜如果過度施肥也會造成葉黃,甚至是燒苗

大蒜葉黃最大可能就是施肥過度燒根了,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用了不合適的化肥,比如尿素用的不合適很容易出現燒苗,葉黃幹尖的情況也會比較嚴重,不過在我們當地用尿素的是很少很少,因此都不會出現葉黃的現象,過度施肥就是配的濃度太高,還有就是施肥的次數太過密集,這些都是比較容易控制的一些小問題,想要施多點肥我們可以少施多次,這樣就不會出現施肥造成的二次傷害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施肥過後沒有再澆一次清水,這樣也會可能出現肥害的情況,而且最明顯的一個就是葉黃,所以我們施肥之後一定要記得再澆一次清水,不管是施農家肥還是化肥都一樣,而且施肥過後也一定要多澆水,這樣才會起到施肥的作用,蒜苗才會長的翠綠不發黃,而且幹尖的也比較少,不管是沒有施肥還是施肥期間都要定期給大蒜澆水,這樣長出來的蒜苗才會嫩而翠綠。

總結:播種大蒜沒有什麼太複雜的管理技術,只要能做到合理的施肥,澆水,一般大蒜就不會長的太差,選地的時候也不要選太乾燥不保水的,也不要選積水的地,這樣種出來的大蒜一般都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產量也不會太差。


農人曉橙


“大蒜黃葉幹尖,是因為缺肥嗎?”。誠然,大蒜缺肥後,由於植株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供應,植株正常生長受到抑制,首先會通過葉片表現出來,呈現出大蒜黃葉幹尖現象。但是,不只是因為缺肥才可表現出黃葉幹尖,其他很多因素也可以導致大蒜出現黃葉幹尖現象。

來看一下大蒜黃葉幹尖的產生都有哪些原因?

  1. 上面也提到了,大蒜缺肥可導致大蒜的黃葉幹尖,這方面不再累述。

  2. 大蒜種植田連年重茬連作,可造成大蒜病蟲害連年累積,病原菌及蟲源基數增多,病蟲害嚴重發生,導致大蒜植株長勢弱,黃葉幹尖現象出現。隨著病蟲害的加重,植株抗逆性下降,進一步加劇黃葉幹尖現象的發展。

  3. 播種過早,氣溫高,導致冬前植株葉片肥大,養分消耗多大,另外水份蒸騰量大,植株呼吸作用加強,可消耗過多的養分,也就導致黃葉幹尖現象出現。

  4. 種植密度過大會加速消耗土壤中的氮肥和鉀肥,相對等同於出現缺肥而出現黃葉和幹尖。

  5. 土壤過幹或過溼,也可導致此現象的發生。土壤過溼,造成土壤透氣性差,根系分佈較淺,呼吸能力弱,活力不足,導致植株吸收水肥的能力下降。水肥一旦供應不足,就導致黃葉幹尖的發生。土壤過幹,植株因缺水,可直接表現出黃葉幹尖,另外,水份是土壤中營養元素的載體,水分不足,會影響營養元素的正常吸收,也可導致黃葉幹尖。

  6. 蒜蛆是大蒜種植過程中的主要蟲害之一,其嚴重發生會大量蛀食大蒜的莖部,引起潰爛,植株出現萎焉,導致葉片枯黃,幹尖發生。

  7. 大蒜退母期,蒜瓣的營養已經耗盡,此時大蒜植株開始利用土壤中的養分進行自主生長,這一轉化會出現短暫的養分空缺階段,從而表現出黃葉幹尖。

  8. 大蒜品種退化或感染病毒病,可造成植株生長勢弱,抵抗力弱以及適應環境能力弱,一旦遭遇管理不當或病蟲為害便表現出早衰現象,引起黃葉和幹尖。

  9. 土壤缺素,如缺氮或鉀,影響植株對營養物質的協同吸收,表現出缺素症狀,產生黃葉和幹尖。

  10. 植株遭受病蟲為害,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抗逆性降低,也會產生黃葉和幹尖現象。

  11. 除草劑的不當使用或過量使用也可直接對植株的葉片帶來傷害,也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加重黃葉、幹尖現象的產生。

以上種種原因,都可導致大蒜植株的黃葉、幹尖。其實,解決大蒜黃葉幹尖等影響正常生長的措施,也就是提高植株抗性,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的高產栽培措施。因此,大蒜高產栽培應注意的要點總結如下:

  1. 大蒜與非蔥蒜類蔬菜輪作倒茬,可有效降低病源與蟲源的積累,同時還可以減輕缺素症狀。一般茬口三年輪作一次。
  2. 選用優質蒜種,以大瓣、潔白、無傷、無病的種蒜作為蒜種,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引進優質脫毒大蒜品種。
  3. 大蒜播種日期以當地日平均溫度在20-22℃時播種,如覆膜栽培播期再順推一週,越冬前蒜苗達到五葉一心時即可安全越冬。
  4. 應做到科學施肥,施肥以優質農家肥為主,化肥應少施多次。方法如下:整地時,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5T,氮磷鉀為15:15:15的三元的複合肥50kg,硫酸鉀15kg。待返青後,順水追施15kg尿素。蒜薹及蒜頭形成期,視情況在順水追施三元素複合肥20kg。
  5. 防治蒜蛆,首先要選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農家肥,並做到深施。蒜蛆成蟲產卵孵化期可用3000倍液的2.5%溴氰菊酯或800倍液的90%晶體敵百蟲進行田間噴霧,交替用藥,每週一次,連續2-3次。當根部已經發生為害時,可用1200倍液的48%樂斯本或1000倍液的50%辛硫磷進行藥劑灌根。
  6. 對於土壤溼度過大的田塊,應注意溝畦的中耕散墒,以達到改善田間土壤的通氣性。對於乾旱的田塊,越冬前應澆一次封凍水,有利於提高地溫,安全越冬。返青後乾旱,應及時適當澆水,澆水以少量多次為宜。

總結,土壤缺肥可以導致大蒜植株出現黃葉、幹尖,但是大蒜田間重茬連坐、播種過早、密度過大、土壤過幹或過溼等等上述介紹到的原因也可導致大蒜植株出現黃葉幹尖的產生。在農業生產上應採取相應的綜合防禦措施,既是解決大蒜黃葉幹尖的措施,同時也是實現大蒜高產豐產的種植措施。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如有大蒜種植方面的問題請關注並私信小編。謝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